正文内容 评论(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昨日宣布,我国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已经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也将在2月底运抵,后续将进行发射场合练及首飞任务,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大幕即将拉开。
空间站核心舱
中国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舱、实验舱I、实验舱II三个主要舱段构成。
“天和”核心舱全长16.6米,直径4.2米,重约22吨,是空间站的指挥控制中心,承载航天员的生活起居,以及一定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核心舱包括节点舱、小柱段、大柱段、资源舱、后端通道,其中后端通道用来对接飞船,供航天员出入。
最前端的球形节点舱还有4个对接机构:前面和底部的用来对接载人飞船,旁边两个则对接实验舱I和实验II。同时,顶部还有一个出舱口,供航天员开展出舱活动。
核心舱里供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有大约50立方米,未来加上两个实验舱可以达到110立方米,而且每个航天员都配有一台平板电脑,用来连接舱内设备进行工作和监测,还可以连“WiFi”上网。
中国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的任务寿命将达到15年左右,可供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半年一轮换,可供6人短期驻留10天左右,以便交接班。
此前,我国航天员在轨飞行的最高纪录是33天,水和氧气等资源都可以从地面运送,而到了空间站阶段,就要使用“再生式生命保障”等技术保障物资供应。部分技术已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上进行了初步的验证。
空间站里,60-70%的设备都可以维修,相关工作也会很便利。
空间科研方面,航天医学、航天生物学、微重力流体物理学等10多个方向的试验都已经安排好,舱外的暴露平台和大型载荷挂点还支持开展暴露实验。
新一代载人飞船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将兼顾近地轨道任务和更远的深空探测,采用全新的防热材料和防热结构,耐热能力相当于神舟飞船的3-4倍,而且外层防热材料从一体式改为可拆卸式,每次任务完成后方便更换。
返回再入控制上,也会保证落点精度、保证过载不超过航天员的承受范围。
本次发射,还将验证更加安全的“群伞+气囊”着陆方式,以及飞船可重复使用的相关技术。
评估、分析、验证关键技术后,飞船将转入到全系统的研制和功能验证,为最终的载人飞行作准备。
新一代载人飞船可以同时搭载6名航天员,是神舟系列的两倍,而还可以运货,比如只带3名航天员的时候,就可以同时搭载约500公斤的货物。
新载人飞船采用了返回舱+服务舱的两舱设计,将大部分有价值的产品都集中放在返回舱内,着陆后飞船上大多数的设备就都可以进行重复使用,力争达到10次。
发射合练
发射合练,就是完全按照正式发射任务进行模拟演练,只是不会真正执行最终的点火指令。
通过合练,可以全流程、全要素、全过程模拟正式发射任务,全面验证空间站核心舱与运载火箭、发射场之间的配合,提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次合练任务预计需要3个月左右,将验证空间站系统各舱段在发射场的工作项目以及测试发射的流程,为正式发射任务提前做好准备,奠定基础。
新载人飞船的试验船将直接进入正式发射前的准备阶段,首次飞行试验不会载人。
另外,由于空间站和新飞船均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新飞船的发射还将是长五B的首飞任务。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