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自从减肥提上日程,我记不清有多少顿吃的是煮鸡蛋了,简直吃到情绪崩溃,吃到怀疑人生......讲个鬼故事,刚才刷微博竟也刷到了鸡蛋!
哦?这些鸡蛋可非同小可,竟然是出土于2500多年前的西周古墓鸡蛋!考古学家曰:这算啥?没见过世面!看看我们挖出来过多少美食!
1、喇家遗址的“面条”
年代:距今约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
地点:青海省喇家遗址V区小广场东南角的F20号房址
描述:该房址内东北部有倒扣在地上的陶碗,揭开陶碗,碗内沉积物在地面形成一个碗形圆台,圆台顶上发现弯曲状的浅黄色面条,粗细均匀,直径不足0.5厘米,长度约50厘米。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面条。
喇家遗址 a:存有面条的陶碗位于房址的东北角。b:打开之前在原位上倒扣的陶碗。c:打开陶碗后,位于圆台体顶部的面条。d:圆台体特写。(中国知网)
面条特写(图源见水印)
等等,作为吃货,我最关心的是,这面条到底是用什么面做的!
想知道面条遗物的原材料,其实就是搞明白它的“母源植物”,在植物考古学上有种快捷的方法——植硅体分析法。
一些高等植物能大口地吸收地下水中的可溶性二氧化硅(咕咚~咕咚~),在植物细胞内形成含水的二氧化硅颗粒,这就是植硅体。
但是,不同的植物细胞内所含植硅体的大小、形状等是不一样的。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就能检测出喇家面条的成分。
经检测,喇家面条中“粟植硅体”占95%以上,也就是说,喇家人是用把小米磨成面,制作小米面条!
2、马王堆汉墓的“莲藕汤”
年代:距今约2100年的西汉早期
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
描述: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了一件盛储食物的器具——云纹漆鼎,这件鼎有25厘米高,容积大概有4.3升,考古学家揭开顶盖,看到鼎内竟然盛有汤和近10片莲藕片,明显是一鼎西汉的莲藕汤!
怪事发生了,当云纹漆鼎被挪到墓外时,鼎内莲藕片消失大半,等云纹漆鼎被运至博物馆时,鼎内莲藕片全都“不翼而飞”。
由于事出突然,只留下黑白照片,学者们无法得知莲藕片消失的确切原因。
云纹漆鼎内的西汉莲藕汤(考古中国)
有些专家认为,其实大家当时被骗了,当时发现的已经不是莲藕片了。经过了两千多年,莲藕片内部的纤维早就腐蚀、消失,人们看到的就是莲藕的空壳子,就像掏干了内脏的“标本”。
这些莲藕出土以后氧化作用加剧,加上搬运的震荡,空壳立即“崩塌”,溶在“汤水”里。
额,没了就算了,我也不敢尝......
3、西安枣园汉墓的“古酒”
地点:陕西省西安市北郊文景路枣园工地一座西汉早期的大型墓
年代:距今约2200年~2100年的西汉早期
描述:该墓中发现一座大型凤鸟纹青铜锺(古代酒器,作用类似现代的酒杯),锺内盛有26斤重的绿色液体,为西汉时期的古酒。
枣园汉墓古酒 a:装有古酒的青铜锺 b:古酒的色泽形态(中国知网)
由于长期埋藏、密封在地下,铜锡合金制成的青铜器与酒水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亲密接触”,青铜器中的金属离子们肆无忌惮地在酒里“游荡”,造就了古酒的翠绿,这不难解释。
吃货......哦不,酒鬼肯定直往肚子里咽口水,啊,两千多年前的美酒,秒杀七十年茅台啊,这酒能不能喝啊?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第一,乙醇是具有挥发性的,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时光,古酒中的乙醇含量已经相当少了,因此失去了饮用价值。
第二,前面我们说了,两千年的时间,青铜器和酒亲密接触,酒里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比如铜离子,会损害人体健康。
第三,可能还有其他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比如乙醛。而且水合铜离子本身是蓝色,呈现绿色说明酒中还加入了能防腐作用的含有氯离子的物质。
综上,您还是喝您的七十年茅台吧!但是戒酒更健康!
4、苏贝希遗址的“奶制品”
地点: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苏贝希遗址 3 号墓地
时间:公元前 3 ~5 世纪
描述:该墓内发现一个编号为 M27:9的陶钵,陶钵内发现有块状的黑色残留物,该残留物的质地十分坚硬。
苏贝希墓地出土的单耳彩陶罐(中国社会科学网)
苏贝希墓地出土面食遗存和小米颖果(中国新疆网)
新疆吐鲁番地区一年大部分时间为干燥少雨的气候,这种环境是古代蛋白质类有机遗物的“温床”,像皮革呀、毛织品呀,都可以在这种环境下相对完好地保存下来。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奶制品中的蛋白质也非常有可能保存下来。另外,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早在秦汉时期新疆地区先民就已开始以奶和奶酪为食。因此,专家大胆推测,这黑色残留物有没有可能是奶制品?
果真,试验结果显示,该黑色残留物中含有少量的牛酪蛋白,牛酪蛋属于为牛奶的特异性蛋白。这就说明该残留物在制作的过程中掺入了牛奶。因此,我们大致可以推测,这黑色块状的古代残留物为牛奶制品或牛奶掺杂物。
进而表明,当秦始皇一统六国或是刘邦项羽楚汉争霸的时候,吐鲁番地区的先民就可能已经在“嘬牛奶”了,简直不要太幸福!
参考文献:
青海喇家遗址出土4000年前面条的成分分析与复制.吕厚远等《科学通报》2015年第8期
马王堆汉墓研究质疑——“藕片消失”推断千年无大震不科学.肖和平等《防灾博览》2003年第3期
西安枣园西汉早期墓葬出土古酒中菌害分析.冯健等《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6期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古代牛奶残留物检测中的应用.洪川等《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年第1期
《考古学概论》(第二版)考古学概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