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最近非常火的一部电影《绿皮书》,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争相讨论的话题。
不仅因为这部电影斩获奥斯卡多项大奖,更魔性的是,很多人都说在看了《绿皮书》之后很想吃炸鸡……
且一度在热搜榜上高居不下↓↓↓
如果说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炸鸡不能解决的,那为什么人们在看完电影之后集体表示想吃炸鸡呢?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下面我就从专业的角度为大家科普一下。
1、本能的驱使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对吃的本就没什么抵抗力。由于原始社会的食物短缺,人们在潜意识里就会觉得吃东西能够让自己安全,自己吃和看别人吃的时候都会觉得安全,因此会不自觉想跟着一起吃。
因为人与人之间对味道的感知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对于食物的感受与体验是根本无法形成共通体验的。就像大家同样一起吃炸鸡,每个人感受到的那个味道是没办法告诉对方的。
2、多重感觉通道的联合冲击
因为人类感知一件事物是通过多种感觉实现,如视觉(你可以看到这个食物的形象)、听觉(听到声音)、触觉(感受到温度、湿度、硬度等等)、嗅觉(闻到味道),这样人们对一个事物就会有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就会做出喜欢或不喜欢的判断,所以感觉通道越多,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感受性就越深刻,越容易被他所吸引。
看过《绿皮书》的人,应该都记得这部电影里有三次出现吃炸鸡的情节,分别是在演奏的橙鸟酒吧、绿松石色的凯迪拉克车上、托尼直接手拿炸鸡吃的餐厅。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是在车后座上,每个镜头都让我们看到吃炸鸡的表情、听到吃炸鸡的声音,在这种双重刺激的作用下,人们会产生一种愉悦感,从而让食物变得更加诱人。因此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咽口水,想去买一份来吃。
3、情绪的催化作用
我相信很多人在看电影过程中最想吃炸鸡的时候,就是看到他们在车后座上吃炸鸡的那个片段。因为那种感觉太温馨了,前一秒还在说着“我这辈子都没吃过炸鸡”,后一秒就放飞自我地啃上炸鸡了,这个感觉会让我们觉得很温暖、很舒服,莫名地在潜意识里就觉得我吃上了这个炸鸡,也会得到跟电影里一样温馨的感觉。就像大家在看《来自星星的你》的时候,想吃炸鸡配啤酒是一样的。
如果说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炸鸡不能解决的,那为什么人们在看完电影之后集体表示想吃炸鸡呢?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下面我就从专业的角度为大家科普一下。
4、好奇心的驱使
因为人与人之间对味道的感知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对于食物的感受与体验是根本无法形成共通体验的。就像大家同样一起吃炸鸡,每个人感受到的那个味道是没办法告诉对方的。
然而正是因为无法共通,才更容易激起人们的好奇心,人们才更想去尝试。越是得不到,才会越渴望,所以当隔着屏幕看演员们吃的那么香的时候,我们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思想,恨不得去立马买上一份炸鸡吃起来。
5、从众或是跟风的心理
当然也有一些人就是跟风,人们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同感,总是想跟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当越来越多的人看《绿皮书》吃炸鸡的时候,那些没有去看去吃的人就觉得自己落伍了,因此也就会跟随大家的脚步去买炸鸡吃。
看完这篇文章的你,有没有一种想买炸鸡吃的冲动?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