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说好的一吻跨年 为什么我最后睡了过去?
2019-01-04 03:19:06  出处:蝌蚪五线谱  作者:一点 编辑:上方文Q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毕赣导演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去年5月于戛纳电影节上映后,荣获了国外媒体一片好评。但是去年年底在国内正式上映后却遭遇了口碑断崖式下跌,刷新淘票票、猫眼电影等平台上的低分纪录。

原来,《地球最后的夜晚》在上映宣传时用了“一吻跨年”的噱头:影片的最后是一个接吻镜头,如果电影在12月31日午夜12点结束,情侣观众正好可以在影院里一吻跨年。

大量以为这是一部浪漫爱情电影的观众涌入影院,结果发现电影沉闷难以理解,计划好的一吻跨年变成了一睡跨年,于是就怒刷差评,导致了这部电影的口碑两极分化。

说好的一吻跨年 为什么我最后睡了过去?

为什么大部分观众感觉这部电影如此沉闷,以至于在电影院睡过去呢?

主要是因为导演在电影里诸多长镜头的运用,让电影节奏显得缓慢平淡,特别是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长达一个小时。这对不了解长镜头的普通观众来说体验十分不友好,从而导致观影体验不佳。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电影长镜头到底是什么。

长镜头原指景深镜头,是相对于蒙太奇剪辑中的分解镜头而言的,现在多指相对于一般电影中时间较长、不中断的镜头。

《地球最后的夜晚》最后一个镜头里,摄像机保持着开机的状态跟随记录了主角在梦中从矿坑到台球厅到小镇的全过程,以一种不间断的方式完整地展现了主角的梦境。

因为拍摄过程不能中断,长镜头考验着导演场面调度、演员走位布置、场景设置的综合能力,能否拍出完美长镜头常被作为评价一名电影导演水平的参考。《地球最后的夜晚》的长镜头就排练了两天的时间,并花费了一天时间进行拍摄才得以完成。

为什么长镜头拍起来这么费事,还这么不好看呢?

要深入了解长镜头,我们得先知道长镜头的“对立”概念——蒙太奇剪辑。

电影诞生之初,是没有剪辑这个概念的,往往一部电影就只有一个固定的镜头,例如代表了电影诞生的《工厂大门》只有一个镜头,记录下工人下班后走出工厂的场景,那时候的电影可谓是“真·一镜到底”。

直到当时的电影人发现可以用停机重拍、多镜头拼接的技术让影片叙事方式更加多样和具有表现力。伴随着更多剪辑技术的熟练运用,蒙太奇的概念就诞生了。

说好的一吻跨年 为什么我最后睡了过去?
《工厂大门》代表了电影的诞生 (图片来源:豆瓣)

蒙太奇原意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运用到电影语言里有了组接、构成的意思。蒙太奇的概念涵盖了电影的艺术方法、结构形式和剪辑手段三个方面。

作为长镜头的“反面”,蒙太奇剪辑的运用让故事表现更加生动,举个简单的例子,用蒙太奇剪辑的手法表现男女朋友吵架,可以先拍一个女生含泪的特写镜头,接上一个扬起手的镜头,然后是一个男生捂着脸错愕地看着对方,观众就可以在脑海中完成这个男生被打了的故事拼接。

如果作为一个现实中的旁观者角度记录,你只能看到女生扬起手来打了男生一巴掌,无法在那一瞬间既看到女生的表情又看到男生的反应。

说好的一吻跨年 为什么我最后睡了过去?
《战舰波将金号》中奥德赛阶梯片段是经典的蒙太奇剪辑应用(图片来源:豆瓣)

蒙太奇剪辑的运用大大提升了电影的可看性,在实现电影娱乐属性方面也更符合观众的偏好。

有数据表明,从20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初,电影平均镜头长度不断下降,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好莱坞电影镜头平均长度在10秒左右,2000年之后这一数据则降到了4秒左右。

快速连续的剪辑可以将观众带入到一个快节奏的叙事过程中,不断保持观众的注意力,以此带来良好的精神体验。在

长镜头中影片和现实保持了一致性,如果观众已经习惯了不用思考的快节奏商业电影,不能主动从电影设计的场景、编排的动作中寻找导演的意图,那就无法长时间将注意力专注在电影上,从而会产生无聊的感觉。

为什么导演不全部采用蒙太奇剪辑的手法,要采用长镜头这种单调乏味的表现方式呢?

因为电影的功能并不完全只是讲故事,它凭借丰富的艺术表现方法而成为一门现代艺术形式,电影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的探索来寻找实现艺术的可能。导演通过选择认为合适的形式来展现思考,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市场和观众的口味。

长镜头不像蒙太奇剪辑有大量诱导观众思考的痕迹,它完整的叙事需要观众主动去思考,徜徉其中去寻找破解导演想法的线索。

艺术电影的“野心”往往更大,它想要表现的主题比商业电影更深刻,所以艺术电影导演往往会倾向于以这种思维互动的方式拍摄电影,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认为长镜头使画面更具真实性,更能激发观众的思考和参与,更能表达现实的模糊性和多义性。

“时间是一只隐形的鸟,为了让观众看到它,我必须用个笼子装它。长镜头就是这个笼子。”毕赣导演这么解释他的上一部片子《路边野餐》长镜头的运用。

说好的一吻跨年 为什么我最后睡了过去?
《路边野餐》海报(图片来源:豆瓣)

还有哪些长镜头运用的片子呢?

希区柯克是最早实验性进行一镜到底的导演,受限于当时摄像机一次只能装载10分钟的胶卷,他通过9次剪辑拍摄出了时长80分钟的悬疑片《夺魂索》,理论意义上实现了一镜到底。虽然当时上映后市场反响平淡,但是不影响这部电影在探索长镜头运用中的重要意义。

台湾电影大师侯孝贤也是运用长镜头的高手,他的代表作《悲情城市》《恋恋风尘》《海上花》中都有大量长镜头的运用。导演擅长通过长镜头来讲述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故事,制造观众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感,让观众以审视的目光看待故事,更容易感受个体命运在时代背景里的沉浮与挣扎。

获得201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奖的《鸟人》通过一镜到底的形式,展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冲突。影片用长镜头这种对立于商业片快速剪辑的镜头语言运用,从形式上和电影要表达的主题站在了同一战线。

无论是长镜头还是蒙太奇剪辑都应该是为艺术的主题服务,不能简单论断哪一种方式更好,也不能片面地追求某种技巧的运用。

如果你对长镜头产生了兴趣,不妨走进电影院看看这部《地球最后的夜晚》,思考这部电影里的长镜头到底是炫技还是有真材实料,得出自己的答案吧。

参考资料:

1、《电影艺术词条(修订版)》 中国电影出版社

2、《世界电影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3、“长镜头”维基百科

4、知乎“当代主流的好莱坞电影的镜头数和平均镜头长度一般是多少?”问题下“电子骑士”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941571)

5、《Quicker, Faster, Darker: Changes in Hollywood Film Over 75 Years》(https://www.academia.edu/610807/Quicker_Faster_Darker_Changes_in_Hollywood_Film_Over_75_Year

责任编辑:文章纠错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电影#镜头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