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小心野味 广东发生一起因食用蟾蜍导致的食物中毒事故
2018-10-11 07:58:50  出处:快科技 作者:小淳 编辑:小淳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10月8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官网发布公告称,该省发生一起因食用蟾蜍而造成5人食物中毒(其中1人死亡)的食物中毒事故。

公告称,这件中毒事故是因为个人捕捉蟾蜍,并用于家庭聚餐导致的,考虑到南方地区的饮食习惯,这应该是一起典型的“食野味”导致的悲剧。

蟾蜍,也叫蛤蟆,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会分泌剧毒,如果误食,对心脏、消化系统与中枢神经都会产生损害,严重者甚至会因衰竭而死,在中医上有药用价值。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公告内提醒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购买、不自行捕捞(采摘)和食用野生动植物。

除蟾蜍外,公告还列出了2种有毒动植物,分别是河豚鱼与织纹螺,两者都含有目前无法医治的剧毒。

河豚鱼,因其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后易因中毒而导致神经麻痹,进而发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因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河豚毒素潜伏期一般为0.5~3小时,目前尚无特效的解毒药和治疗方法。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等。织纹螺含有河豚毒素,每年春夏季毒性更大,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小心野味 广东发生一起因食用蟾蜍导致的食物中毒事故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文章纠错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蟾蜍#广东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