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一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纸质娱乐工具。即使是在网络游戏盛行的21世纪,它的身影还是会时常出现在聚会休闲中。
从古至今,以扑克游戏或博彩为题材的文学绘画、影视作品更是不计其数,让人印象深刻。
香港电影《赌王》中,扑克是重要道具(图源见水印)
飞刀,又见飞刀!(图源见水印)
那么,扑克到底是谁发明的呢?它的起源地是哪呢?“扑克”是英文poker的音译,那么它来源于英国吗?还真不尽然。
对于扑克的发明权问题,世界上好多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
意大利人说,发明扑克牌的是威尼斯商人,他们在外出经商时发明了扑克,用来计算日期和娱乐;比利时人说,早在公元1379年,扑克就在他们国家出现了;法国人说,扑克牌是1392年,法国的一名学者为了让长期患有精神病的法国皇帝却尔斯六世消愁解闷而设计的;而瑞士人说,他们还找到了保存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的一份瑞士僧侣的文件,里面记载,扑克牌在公园1377年就流传到瑞士去了;还有人说,扑克牌是中国古代一位皇帝为取悦宠妃而发明的等等。
作弊者
法国画家乔治·德·拉图尔《草花 A的作弊者》,画于1620年, 现藏法国卢浮宫(东方网)
其中,有一种比较主流的说法是:扑克的始祖是中国人发明的“叶子戏”。
美国《纽约时报》桥牌专栏的主编艾伦•特拉克斯特曾感慨地说:“中国在2000多年前就发明了纸牌,中国是纸牌的故乡。”
“叶子戏”,大约出现在汉代,据说是大将军韩信为了使士兵减少乡愁所发明,在军中发明了一种供娱乐用的纸牌,因其只有树叶大小,故称之为叶子戏。
韩信画像(网络图)
不过,留有确切记载的则是在唐代。
《成定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唐李为贺州刺史,与妓人叶茂莲江行……因谓‘叶子戏’。”
“叶子”本义是指书卷中的一页,“叶子戏”纸牌是以纸片绘制而成。
唐初,民间流传一种博戏——彩选。唐文宗开成年间,贺州刺史李郃对“彩选”加以改良,发明了书写在册页上的纸牌博具。当时这种博戏在王公贵族中十分盛行。
不久,便随着我国木刻雕牌印刷术的兴起采用新法刻印纸牌了。
唐朝“叶子戏”(西安晚报)
“叶子戏”风靡全国是在宋代,不但文人学士乐此不疲,就连平民百姓也饶有兴趣,还出现了一些有关“叶子戏”的书籍和牌谱,如《叶戏原起》、《编金叶子格》、《小叶子格》、《新定编叶子格》、《击蒙叶子格》等。
《叶戏原起》一书中这样形容道,“便宜挟以游,一也;灵活可思,二也;无弹棋坐隐之烦,三也;可容坐四人,四也;可以聚谈不厌,五也”。
“叶子戏”经过无数艺人巧匠的加工改造,到了明清时期,“叶子戏”有了较大变革,每套分为4门40张,牌长8厘米,宽2.5厘米。
牌上图案名目繁多,绘有各色人物、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
明代很多画家、文人都参与了叶子和酒牌的创作,使得明代纸牌设计水准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明代大画家陈洪绶(老莲)用4个月时间创作的一套《水浒叶子》,牌面上40位梁山好汉神态各异,成为中国古代画坛之瑰宝。
当然,把纸牌从单纯的娱乐活动转化成各种各样的算命、赌博等民俗活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明末画家陈洪绶的《水浒叶子》(网络图)
不过,“叶子戏”毕竟是中国的纸牌,它只是现代扑克的蓝本。到了13世纪,中国纸牌由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带到了威尼斯,所以威尼斯是欧洲最早有纸牌的地方。
传入欧洲后,纸牌演变为卡片,逐渐形成了目前普遍的扑克牌。
最早扑克牌张数各地不一。意大利的每副78张,德国的每副32张,西班牙的每副40张,法国的每副52张。
以后成为国际性扑克牌的扑克每副52张,再加上“丑角”(亦称大小王或大小鬼)两张,共54张。至此,扑克牌上花色、点数及K、Q、J图案,基本上定型了。
另外,扑克牌分四种花色,分别是黑桃、红心、方块、梅花。四种花色在各个国家也有不同的寓意:中国人理解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法国人理解为矛、方形、丁香叶和红心;德国人理解为树叶、铃铛、橡树果和红心;意大利人理解为宝剑、硬币、拐杖和酒杯;瑞士人理解为橡树果、铃铛、花朵和盾牌;英国人则理解为铲子、钻石、三叶草和红心。
扑克的四种花色代表什么?各国解释不同(网络图)
在现代,扑克牌还被用于制作通缉要犯的工具。2003年,美伊战争爆发后,包括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内的很多伊拉克高级官员和重要人物都藏匿起来,美军搜寻起来十分困难。
于是,美国政府设计并印制了绘有人像在牌身上的扑克牌,用以帮助军队识别萨达姆·侯赛因政府的通缉犯成员。
如今,扑克牌通缉令被广泛用。我国各地公安系统也曾制作过很多套扑克牌通缉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扑克除了娱乐、博彩,被神乎其技地用作“武器”,还能帮助抓捕罪犯,这应该是扑克发明者当初没有想到的吧。
扑克牌通缉令中的伊拉克高官(网络图)
我国警方发布扑克牌通缉令(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