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科技
  • 中文科技资讯专业发布平台
不解!3D电影为何在东方受热捧西方却渐凉?
2017-09-08 06:59:42  出处:Pconline  作者:xuxiaobing 编辑:雪花   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09年一部《阿凡达》将3D技术带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3D电影以其逼真的画面和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深深的震撼了我们。之后中国的3D电影热潮就从未停歇过,虽然一场3D电影的票价要比普通2D电影贵一倍,但大家还是趋之如骛。那么大家对3D了解多少?3D电影在全球市场现状又如何呢?

单纯就技术角度出发,3D技术的兴起对于显示行业具有革命性的带动作用。它使得画面由原来的平面变为立体式,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及沉浸式视觉感官体验,直白的说就是让画面更加立体,让播放出的画面更为生动,有身临其境般的感觉。3D的成像原理是人的双眼间有一定的视距差,两只眼睛实际看到的事物是有所区别的,当人在看一个物体时,由于左右眼间不同产生了视觉差,就会有画面“活”了感觉。

3D技术可以分为裸眼式和眼镜式两种,目前的电影院中采用的大多都是眼镜式3D技术,所以我们今天在这里说一下眼镜式3D。眼镜式3D技术可分为:色差式3D历史最为悠久,成像原理简单,实现成本低廉,但是3D画面效果也是最差的,需要配合色差式3D眼镜才能看到3D效果。

色差式3D先由旋转的滤光轮分出光谱信息,使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进行画面滤光,使得一个图片能产生出两幅图像,人的每只眼睛都看见不同的图像。目前我们较为最常见的滤光片颜色通常是红/蓝,红/绿,或者红/青,目前采用这种技术的影院以及越来越少了。

偏光式3D也叫偏振式3D技术,属于被动式3D技术,眼镜价格也较为便宜,目前3D电影院、3D液晶电视等大多采用的是偏光式3D技术。和快门式3D技术一样,偏光式3D也细分出了很多种类,比如应用于投影机行业的偏光式3D需要两台以上性能参数完全相同的投影机才能实现3D效果,而应用于电视行业的偏光式3D技术则需要画面具有240Hz或者480Hz以上的刷新率,从实现的方式二者也存在很多差别。

2009年《阿凡达》以绝美的画面,身临其境般的感觉,恢弘的场景感,引发观看3D电影热潮。在此之后全球的3D电影进入高速发展期,3D电影的产出数量极具增长。据有关数据显示,在《阿凡达》上映的2009年,全球3D电影仅为11部(其中4部为2D转3D),而在2010年3D影片达到了惊人31部(其中9部为2D转3D),翻了差不多三倍。

作为现在电影市场的火热的技术,越来越多的制作商选择拍摄3D电影,但并不是实实在在想为大家呈现震撼的视觉体验,而单纯的是为了票房利润。现在不仅在新影片中出现3D,更多厂商更是打着怀旧情怀旗号,用2D转3D的复刻一些经典的影片,用很少的成本却可带来极大利润。当前市场中还有些电影明明没有3D镜头却偏偏要用3D来播放,而且还没有2D版本。在如此丰厚的利润的诱惑下,3D电影受电影制作公司的青睐也就无可厚非了。

而3D电影受到影院的青睐则是因为3D影片的票价要比2D影片高出一大截,在观影人数相同的情况下,票房收入会高出不少。另外,3D电影需要佩戴专门的3D银镜,虽然影院有时会提供免费的眼镜,但是卫生情况令人担忧,所以有一部分观影者会选择单独购买眼镜,这也是一部分很十分可观的收入。

当下的3D电影多了,其中也不乏"东郭先生"之流,像《阿凡达》这种高质量影片也不是很多。再看到一些不能体现3D场景感而又非要做成3D的烂片之后,西方消费者逐渐对3D影片逐渐失去了兴趣。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关于北美票房下跌的新闻层出不穷,而有趣的是当外国大片在国外首映之后进入到国内时票房竟然会“起死回生”,让人不禁啧啧称奇。

不解!3D电影为何在东方受热捧西方却渐凉?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快科技客户端

扫描安装快科技APP

驱动之家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驱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