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科技
  • 中文科技资讯专业发布平台
负担还是新思路?移动支付对金融监管的思考
2017-08-08 15:48:20  作者:CLY 编辑:CLY   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近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分别发起了“无现金周”和“无现金日”活动。微信支付方面表示,希望通过“无现金日”倡导时尚、高效、便捷的移动支付生活方式,对现金支付方式形成补充。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移动支付已遍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实,移动支付不仅仅是支付手段的升级,随之而来的也有生活习惯的潜移默化、商业流通的效率升级。对于监管而言,移动支付带来的“智慧生活”潮流是金融监管新的负担,还是为监管提供了一些新思路?笔者认为,在发展惠普金融、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金融监管能力,以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方面,移动支付带来的“智慧生活”潮流都有可能带来一些深远影响。

消费信贷的新思路

流通手段是货币的职能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现金,另一种是信贷。这两种货币形态并存于世,各有特点。

信贷相对于与现金而言存在簿记成本,另外信贷体系还需要评估违约风险,而现金交易则无此必要。小额交易使用信贷的成本过高,因此还是以现金为主。

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深入应用,尤其是移动支付技术的广泛运用,与信贷相关的簿记成本和风险评估成本导致的门槛正在逐渐消除,信贷将由此而向小额交易渗透。随着智慧生活的普及,如今的信贷已经向小额交易拓展,使得移动支付带来的智慧生活潮流直接为惠普金融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最新消息,央行支付结算司近日向有关金融机构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网联平台”将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服务的专门的支付清算平台,可以看出,金融监管部门在第三方支付机构资金流向的监管上,正在进行更系统化的部署,也有着更大的决心和投入力度。作为其中的参与方,第三方支付机构将直接对“网联”平台形成支持作用。

随着移动支付向零售业、餐饮业、金融业等多方面的渗透,大量的应用场景正在加速落地,市场的主动选择和需求也不断经过验证。随着网联平台的诞生,第三方支付机构将作为参与方进行接入,另外也可推动类零售企业、金融机构等等更多元的机构一起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以市场化手段进行推进,帮助政府机构提升平台的影响力,扩大网联平台的监管效力。

提升金融监管能力

随着移动支付逐渐渗透到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一些原本以其他形式在进行的交易风险行为也有可能会一定程度转移到新兴平台上。当然,支付服务商也在不断加强自身技术能力升级,帮助传统金融业一起用技术手段、产品手段防范相关风险。

支付服务提供商可以基于自身的能力,通过实名制等规范、一定程度的产品通知和用户引导帮助政府进行金融安全风险教育,提升用户的风险防范意识;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也能帮助政府部门进行违规交易记录的追溯和查询,方便提前预警问题、快速追踪问题、事后解决问题,成为政府提升金融风险管理能力的好帮手。

智慧生活为金融监管创建了更加开放的金融监管体系,也推动了整个金融体系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加强和升级。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除了金融监管的作用,以微信支付为核心的智慧生活,对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巨大推动作用。人民币已经初具作为世界货币的巨大潜力。这主要来源于中国持续多年成为世界最大货物贸易国、世界最大工业国以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事实。

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7)》显示,2016年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251.11亿笔,金额3687.2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64%和6.91%,其中,移动支付的发展尤为迅猛,共发生971.5亿笔、50.8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倍和1.33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

随着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等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模式和交易体系的出现,智慧生活让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贸易、消费、国际结算、货币互换有机的整合在统一的大平台。目前,微信支付已登陆超过13个境外国家和地区,支持超过13个币种的直接结算。移动支付不仅节约了交易成本和时间,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行为偏好,有利于企业经营决策,从而极大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智慧生活的到来,打开了普惠金融、金融监管的一个新思路,也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对中国来说,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机会,而对于历史来说,这是中国金融发展的又一次颠覆。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快科技客户端

扫描安装快科技APP

驱动之家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驱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