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C行业高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自我奋斗”的用户们或许默默无闻,却用自己的脚投票,为市场奠定了基础,为技术路线的发展选择了方向。在PC行业普及的过程中,各个强势的品牌如流星般划过,留在大众心里记忆中的经典形象总是极少的。普罗大众和真正的芯片从业人员之间有着漫长的行业跨度,但作为终端用户,他们心中每个时代的“最强CPU”却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对日后的行业发展启示意义重大。
日前,外媒有消息称,盘桓在用户心中九年整的王者“酷睿i7”品牌在Intel下一步即将发布的X299平台CPU序列中有着不小的地位变化。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最强酷睿的名号有极大概率将由i9 7800/7900系列继承,X299平台上最强的i7 可能仅仅是四核心的i7 7740K型号,PCI-E通道和内存通道都与i9相去甚远,定位大幅度下调。不论i9 是不是将要全面取代i7,后者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都不会一下子磨灭,今天我们就带领大家回忆过去——回忆那些年我们用过的各具特色的i7 处理器。
2008年夏天,Intel公布Core 2 QX 9650/9770系列的继任者以Core i7 命名,宣告了酷睿时代新篇章的来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次品牌形象的重塑,与1993年奔腾品牌的推出有着非常相近的效果,都是Intel最为让人称道的变革之一。从笔者个人的角度来说,i7这个名字是很有情感的——虽然Intel说i7这个名字除了悦耳动听外没有特殊含义,但笔者第一个数码相机恰好就是三星蓝调i7,好感自然而生。
那款卡片机的画质和功能都存在一些历史的局限,但在他健康服役的七年中,作用无可替代。所以,当九年前的盛夏笔者一边单手握把骑着自行车、一边单手阅读买来的电脑报得知Nehalem架构首发四核产品被命名为Core i7时,确实有着“漫卷诗书喜欲狂”似的奔放庆祝动作,以至于走进教室后被后桌女同学灌了一整袋“阿拉棒”进入衣领,印象尤为深刻。
光阴荏苒,2017年即将到来的台北电脑展山雨欲来风满楼,先是Intel方面12核心的i9 系列Skylake-X 系处理器疑似曝光,后是AMD 与之对应地16核心X399 HDET平台宣示了自己的存在。AMD此次祭出的多核心HDET平台平均满载频率都超过了3GHz,稳压此前Intel Xeon E5 V4系列服务器一头,而Intel的X299平台默认频率已经超过4.3GHz直追4.5GHz。12核心4.3GHz Core i9能否对抗传说中的16核心 3.1GHZ AMD “R9”处理器?此时此刻,悬念陡生。
在未来答案揭晓之前,我们的主题是i7品牌的回顾,本文无力探讨Intel酷睿品牌十年来的整体形象发展史,仅就广大爱好者们喜爱的i7产品线进行一番盘点点评。点评对象(不包含对比对象)有以下几类特征:
一:在中国大陆地区出现过的产品——老外喜欢什么与我们无法共情,定价体系迥异。
二:普通人不需要任何身份门槛限制都能买到的CPU产品,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诉求。
三:E5\E3系列Xeon处理器定位与桌面i7重叠的部分型号,不作为主角出现。民间当做i7的ES不显产品可以作为点评对象。
四:包含笔记本、桌面、一体机等全平台范围,时间跨度从2008到2017。
五:既考虑发布产品正常生命周期内的性能、价格特点,也覆盖二手和民间流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