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科技
  • 中文科技资讯专业发布平台
表现优秀!高压测试:Ryzen5平台插满4根内存
2017-04-14 06:54:39  出处:ZOL  作者:赵欢鑫 编辑:雪花   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在Ryzen7处理器发布之时,内存曾经出现了少量兼容性问题,当时AMD承诺将在后续BIOS中解决此问题,所以今天我们来验证一下Ryzen5处理器的内存,看看内存兼容性有没有改善。

表现优秀!高压测试:Ryzen5平台插满4根内存

本次测试平台采用了技嘉AB350-GAMING3主板,搭配锐龙AMD Ryzen 1600X处理器;显卡则采用了NVIDIA的GTX 1080;固态硬盘则是浦科特M6S PLUS,内存使用了芝奇DDR4 8GB*4 4000Mhz高频内存;电源是安钛克HCP 1200。

表现优秀!高压测试:Ryzen5平台插满4根内存

Ryzen内存兼容性测试

首先我们直接插满4根内存,在主板BIOS中将XMP调至XMP Profile1。(这里需要说明一下,XMP技术是一项是Intel在2007年9月提出的内存认证标准,Ryzen7刚发布时AMD平台主板内存不支持XMP, 后续AMD放出了新版本的AGESA微码,很多主板厂商开始升级新UEFI BIOS,支持AMD的内存设置功能:A-XMP,这项功能和Intel的XMP有些类似,拥有一键超频/稳定的功能。)

设置为XMP Profile1后,内存频率提升至3200MHz,(虽然芝奇内存高频为4000MHz,但Ryzen平台目前最高支持内存频率为3200MHz)重启后进入系统。打开CPU-Z检查内存频率,见下图:

表现优秀!高压测试:Ryzen5平台插满4根内存
不是4000MHz吗?怎么变成1866MHz了?

表现优秀!高压测试:Ryzen5平台插满4根内存

在AIDA64测试中,8GB*4内存的读取为28292MB/s,写入为27099MB/s,复制为26804MB/s,延迟是110.1ns。

我们再来看一下2根内存的表现,先看默认频率是否也是1866MHz。

表现优秀!高压测试:Ryzen5平台插满4根内存

使用两根内存后,内存频率恢复了正常,达到了2133MHz。再来看一下跑分和四根内存有何差距:

表现优秀!高压测试:Ryzen5平台插满4根内存
↑↑↑8GB*2 2133MHz

(PS:早上看到好多网友质疑测试成绩,这里笔者需要澄清一下。上图AIDA64软件在打开AMD XMP内存超频后,竟然把芯片组直接识别成X370,笔者也很无奈。分析原因应该是主板信息较新,而AIDA64暂时兼容不好。有些类似于CPU-Z在识别最新处理器时出现的一些BUG。)

 

可以看到,8GB*2内存的读取为32903MB/s,写入为32260MB/s,复制为30697MB/s,延迟是101.2ns,相比1866MHz,性能有少许提升。

然后再将主板BIOS中将XMP调至XMP Profile1,CPU-Z如下:

表现优秀!高压测试:Ryzen5平台插满4根内存
XMP Profile1也恢复正常,内存频率升至3200MHz。

表现优秀!高压测试:Ryzen5平台插满4根内存

可以看到,内存超频后性能提升非常显著。读取速度变为47375MB/s,写入速度变为46054MB/s,复制速度为40632MB/s,延迟降至80.1ns。

总结一下Ryzen7平台到Ryzen5平台内存兼容性的变化:

1、增加XMP功能,降低了玩家在内存超频时的门槛

2、提升了高频内存工作稳定性提高

3、四根内存无法高频BUG仍未解决

4、内存延迟问题轻微改善

其实通过本次测试,我们可以看到AMD对内存还是非常上心的,虽然有些BUG仍未解决,但总体上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使用XMP超频后,2400MHz到3200MHz内存性能提升达到了33%,非常优秀。

表现优秀!高压测试:Ryzen5平台插满4根内存
↑↑↑(图片来自互联网)

上图为Ryzen5和i5 7500内存性能对比,可以看到在AIDA64测试里,无论是2400MHz还是3200MHz,Ryzen5均领先i5 7500,不得不惊讶AMD的进步速度。

笔者认为,虽然Ryzen内存存在BUG,但高频内存对日常使用的提升实在是少之又少,并且高频内存的价格也非常昂贵,普通玩家难以接受。只有少部分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才会插满四根内存并进行超频,然而对大多数用户来说,还不如买一块好显卡更实在一些。更何况这只是暂时性BUG,相信AMD会在后续BIOS中解决此问题,所以打算购买Ryzen平台的小伙伴们,不要对Ryzen内存问题过多担心,放心入手吧!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快科技客户端

扫描安装快科技APP

驱动之家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驱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