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小时候,经常见有人围在路边下中国象棋。那时候,就对中国象棋有了初步的印象。直到上学后,才真正意义上的学会了下中国象棋,也曾一度痴迷。但是,对于国际象棋,当时的确没有丝毫的概念。走进华旗资讯工作以后,才有机会接触并了解国际象棋,从而领悟到从国际象棋棋理中折射出来的华旗独特的企业文化理念。
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因为其“产地”的不同,所以看似雷同的棋子和着法上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地方。中国象棋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创造革新的成果,它深深地扎根在我国劳动人民之中,有着广泛的流传。他拥有众多的爱好者,也早已成为茶余饭后的一种休闲方式融入百姓的生活。国际象棋虽然产生于古印度,但是其真正的发展、最终的定型还是在欧洲,现代国际象棋的方方面面也深受着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
如果说一盘棋就是一场战争,那么棋盘就是战场,两种象棋最直观的差异正来自于此。国际象棋棋盘很简单,由黑白相间共六十四个方格组成,从理论上说,每个方格都是平等的,最终的厮杀可能会在任一格内,在战法上几乎所有的防守都将以进攻作为基础来完成。中国象棋棋盘则不同,“楚河汉界”横亘战场之中,将战场分割为南北两方,在各家内,还有一个小巧的“九宫格”作为王宫,一“帅(将)”二“士”居于其内。显然,在中国象棋“开战”之前,双方已经利用这布局复杂的“战场”为自己营造了一个看似坚固的防御工事。国际象棋中王到哪里,国家就到那里,很富有冒险精神;哪一方胜利,所有的地盘就都是囊中之物了。中国象棋中因为有着有着明显的楚河汉界,所以王和他的贴身护卫都有自己的范围,不能越雷池半步,保守而谨慎,胜利就是派兵消灭对方的君主。直观棋盘中两者的差异,不难发现两者间还存在着一个共性:两者都定格了棋子的行为规范和功能,都是以王朝的兴衰为背景。
如果两种棋盘的直观差异会让我们感受到中西文化浅显的区别,那么仔细比较起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二者棋子子力特点与行棋的规则,就会发现两者间的巨大差异。
君王是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所以下棋之胜负只取决于王将之存亡。只要王将仍存,即使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王将若遭不测(如被将死),即使未失一子亦算失败,在这一点上东西方不谋而合。然而不难发现这其中的明显差异,中国象棋的“帅(将)”,不能出“九宫”,且有“士、象”充当专职护卫力量,始终扮演着幕后指挥的角色,这些对“帅(将)”的特殊保护是君王至上的真实写照。但在国际象棋里则唯有“王车移位”这一特殊规则给予关照,稍不留神还会失去该权利。国际象棋中的“王”可在棋盘上任何一格自由往来,随时可能御驾亲征。
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最大的差异就是在于:国际象棋中除王以外,威力最大的是“后”,它最灵活、最有力、活动范围最大,威胁自然也最强,这表现出在西方“后”对国家的内政、外交、军事、文化等方面往往起着仅次于王的作用,也体现出了西方文化中女性不逊于男性的地位。而中国象棋中没有女性角色的身影,古代中国,女性地位卑微。从这一点上体现出了中西方在男女平等上的文化差异。
“马”的走法也体现了中西传统文化的重大区别。一样的棋子一样的走法却有不一样的规定。中国象棋的“马”,不但对方蹩马腿,自己也蹩自己的马腿;国际象棋的“马”,腾越出击,纵横驰骋,彻底不存在蹩马腿。东西方对于竞争的态度在此可见一斑。
两种象棋中“兵”的功能是截然不同的。中国象棋的兵有“兵”“卒” 之分,以区别楚河汉界的不同风情文化。中国象棋的兵亦步亦趋,只进不退。勇往直前但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国际象棋中兵的境遇迥然不同,联防一体,深得王者的信任,可为捍卫皇室尊严而团结战斗。虽然国际象棋的“兵”也只能前进,但吃子的方式则是斜前方,这决定了国际象棋中的兵从一开局便可控制前方两个格子,并可在兵之间相互保护。兵的个性提升到自由角色层次,尽管路途坎坷,但前途一片光辉,到达胜利的彼岸之时便是个性升华之际,肯定自我价值的实现。
俗话说: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中国象棋作为典型的中国古代文化现象,它们以棋盘和棋子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国际象棋则代表了西方传统思想中平等与自由的精神。两种看似简单的竞技游戏,里面却深藏着深邃的哲学文化精神。因为棋子子力的不同,每个棋子的命运因人为规定的功能和作用不一而命运各异,都体现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誓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化的脚步加快,我们更应该吸取国外优秀的民族精神以及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将中西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中华民族的精神能量大厦。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