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取得突破,在这方面中国科研已经积累了几十年。
人民网给出的报道称,中国高质量科研对世界的总体贡献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而更可喜的是,还有更多优秀的科研成果正在逐渐涌现。
报道中提到,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2015年国际物理学领域十大重大突破中,中科大研究团队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成果位居第一。同时上榜的还有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团队发现的“外尔费米子”,这也是一项入选美国物理学会发布的2015年物理学八大“标志性进展”的成果。
对于这样的成绩,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玄兆辉强调,现如今,我国研发人员规模已经居世界第一位,形成了规模庞大、学科齐备、结构完善的科技人才体系,科技人员能力与素质显著提升,为科技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玄兆辉还表示,十一五末期,我国R&D经费支出总额排名在美国和日本之后,居世界第三位。到2013年,我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R&D经费支出国,经费规模接近美国的二分之一,是日本的1.1倍,“我国R&D投入强度已接近欧盟15国的整体水平。
虽说我国科研成果“亮点频出”,但还谈不上“全面开花”。有专家认为,科技体制改革应进一步推向纵深,包括建立适合的分类评价机制、完善科研人员的待遇和分配机制等方面,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和留住人才,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