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被大陆游客抛弃!香港“好客之都”形象亟需重塑
2015-11-14 17:39:45  出处:快科技 编辑:冰冰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香港未来一年旅游市场的形势将变得更加严峻,这需要香港重塑“好客之都”形象、擦亮“购物天堂”的金字招牌。

深为内地大妈们熟悉的香港黄金珠宝上市企业六福集团,在日前发布盈利预警公告,导致公司股价连收四条阴线,直逼两年多低点。

对业绩下滑的原因,公司称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租金支出增加,二是内地赴港游客数量减少。

笔者留意,六福集团是近期第三家发布盈利预警的香港零售上市公司,其他两家分别是周大福和莎莎国际。

值得指出的是,三家对业绩预警的原因都提到了租金支出增加以及内地赴港游客数量减少。

外资大行高盛更预期,由于赴香港自由行旅客减少以及游客消费意欲下跌,在莎莎国际香港门店数目大致不变的情况,若收入持续疲弱将会导致更多门店被关闭。高盛因此下调了公司在2016至2018年每股盈利预测,幅度介于29%至34%,以反映较弱之销售及利润预期;并将其目标价从3.3港元降至2.1港元,维持“沽售”的投资评级。

香港商铺租金之高可谓“傲视”全球。另外,因个别不良商家欺骗顾客、粗暴经营、强迫购物等负面事件令内地游客赴港旅游消费显著减少,对香港的零售业更是雪上加霜。

笔者近日走访香港几大商业区时见到,以往车辆川流不息、行人摩肩接踵的情况依然可见,整体市道和气氛却较过去显得冷清了许多,各大商家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打出各种优惠招徕顾客,有的甚至用不太纯正的普通话录制叫卖促销广告、提供额外人民币港元汇兑优惠等,希望借此吸引内地游客光顾,但似乎效果一般。

众所周知,旅游及零售业是香港重要的四大经济支柱之一,而且还带动了与之相关的其他行业的发展,例如住宿、餐饮、客运以及文化及娱乐、旅行代理、会议展览等,为香港居民创造了数以十万计的就业机会。因此,旅游零售市道下滑对香港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不容小觑。

有业内专家指出,今年以来发生在香港零售行业的欺客、欺诈等违规违法销售事件令香港“好客之都”的形象大受其害,这凸显出单靠行业自我约束的做法已不合时宜,同时也暴露出在对相关行业监管方面存在的巨大漏洞,亟待加强和完善。香港旅游零售业在练好“内功”的同时,还应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拓展其他海外市场游客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旅游发展局日前审核批准一笔1000万港元的旅游配对基金,发放给香港10个著名景点,希望借此帮助商家进行海外推广。这对正在面临行业“严冬”的香港旅游零售业来说,此举无异于雪中送炭。

另外,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日前率团拜访了国家旅游局,双方就香港与内地旅游市场监管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对将要开展的措施交换了意见,这些措施包括:要求香港旅行社接待入境旅行团必须事前提供团队名单;对香港旅行社与内地组团社之间的合同进行抽查,违反规定将被处分;提供内地旅游团招待费用的信息,增加市场的透明度等。

香港旅游界议员姚思荣预期,香港未来一年旅游市场的形势将变得更加严峻,这需要香港重塑“好客之都”形象、擦亮“购物天堂”的金字招牌。

显然,香港各界目前已经充分意识到作为四大经济支柱之一的旅游及零售正面临的低潮和逆境,香港要塑“好客之都”形象,不能单靠推广宣传,更要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加快旅游业升级转型、增加旅游设施建设、推广有特色有深度和绿色旅游等方面下工夫,同时坚决抵制待客不友好行为,杜绝一切强迫购物、零团费等违法违规现象,清除败坏业界声誉、损害业界利益的害群之马,才能让香港旅游零售经受住考验,度过“严冬”。

被大陆游客抛弃!香港“好客之都”形象亟需重塑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