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自从音乐人高晓松放言7月音乐市场将全面正版化后,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上个月在知识产权日上也明确表态,网络音乐收费是必然。一时间,似乎网络音乐收费近在咫尺。对此《京华时报》今天刊出长文,对国内网络音乐市场的现状、未来以及收费可行性进行了全面阐述和分析。
报道中提到,记者在对音乐收费问题的调查中发现,在盈利模式没有全面明晰的情况下,音乐平台仍在推进网络音乐收费上的道路上苦苦探索,收费是趋势但不会对用户立即生效。
用户希望永久免费 业内称收费是必然趋势
万雄是一名互联网从业者,他在上下班的路上和晚上看书时都要用手机或者电脑听音乐,每天听歌的时间在2小时左右,音乐几乎都是从网上免费下载的。随着3月份音乐人高晓松放言今年7月网络音乐将正式收费,万雄也开始关注起这一话题。在他看来,能一直免费最好,但如果真的向用户收费,自己也会支持正版化,但希望价钱越低越好,“每月最好不超过15元”。
关于收费之事,经记者多方了解,目前业内正在积极推动,但并不会立即生效。“甭说今年7月,明年7月份都没有可能。”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理事、鸟人艺术CEO、著名制作人周亚平这样告诉记者。其实,高晓松也在事后澄清,称之前的言论是说音乐版权将正式走向正版化,“至于收费,那是平台自己的事。”周亚平表示,目前唱片公司能达成一致方案,但与渠道方沟通方面,双方还是个博弈的过程。“每个互联网平台经营模式不同,没法很快推进,需要磨合。”
各方都在积极推动
事实上,自2002年网络推出音乐共享平台后,网络音乐就成为普通消费者的“免费午餐”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免费下载、试听歌曲,而音乐版权费则是由渠道方(音乐平台)向内容方(唱片公司)支付。记者了解到,去年11月,中国音像协会唱片工作委员会成立下属数字音乐发展工作组,团结了80%以上主力版权公司,开始积极推动网络音乐收费。
4月末,文化部发布《2012中国网络音乐市场年度报告》显示,从趋势上看,今年国内网络音乐市场的企业收费盈利模式将陆续展开。该报告称,2012年10月以来,以百度、腾讯、酷我、酷狗、多米、虾米为首的数字音乐从业企业相继推出以正版付费音乐为目标的产品整合和战略布局。
“同鸭子游水一样,表面上水很安静,但实际下面做了很多工作”,在谈到网络音乐收费难推动时,多米音乐总裁石建平向记者比喻。“这并不是某一方的原因,现在大家都还在相互了解对方,在寻找最合适的方案”。石建平说,近一年来,互联网音乐平台和唱片公司就收费的问题沟通过很多次,是进展最多的一年。
酷我音乐数字音乐部总经理曾莺也向记者证实,关于收费,音乐平台和版权方的确有过相关探讨,但现在确实没有定论。“收费必须是大家要做一起做的,如果一家做,就会死掉。”从互联网音乐平台的角度来讲,主要会维持给用户的基础服务是免费,至于收费,会不会做,哪些方面要做,目前还没有定论。
音乐平台在苦苦挣扎 盈利模式遭遇瓶颈
文化部《2012中国网络音乐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网络音乐总体市场规模为45.4亿元(以网络音乐服务提供商音乐平台,内容提供商唱片公司总收入计),较2011年的27.8亿元大幅增加。尽管产值大幅增长,但是相比网络视频等其他兄弟行业,产值仍然过小,而且无线音乐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电信运营商的彩铃业务,给互联网平台的机会并不多。
“制约我国网络音乐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好的盈利模式,音乐著作人享受不到应得的利润,音乐平台也没有好的盈利。”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王齐国表示,视频网站能够植入广告,广告商愿意花大钱去购买,但数字音乐行业在广告投入上,有很大的劣势。
酷狗音乐总裁谢振宇曾引用酷狗音乐数据进行过相关计算,用户每次试听酷狗大约需要向版权方支付0.25分的版权费,即每千次的试听需要支付2.5元,再加上带宽的成本,每千次试听大约需要人民币1.6元,也就是说用户每千次试听,音乐网站需要超过4元钱的成本,但是千次试听的广告收入只有1元左右,通过广告来养活音乐网站,最终很难赚钱。
很多平台仍在亏损
面对着巨大的版权费压力,目前国内音乐平台在商业模式上主要还是依赖流量变现,周期长且被动。收入来源包括广告、游戏联运、线上线下演出等增值服务,高音质版本付费,以及会员收费等。但由于数字音乐广告转化率低,版权及运营成本使多数音乐平台生存艰难,要么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依赖外部投资,要么依赖增值服务营收平衡。
以多米音乐为例,石建平向记者坦言,2010年上线的多米目前仍然还未实现盈利,只是通过委托开发和客户端上“非常偶尔”的广告有些“小收入”。石建平指出,“目前还是投入阶段,重点还是提高用户体验。”
而像酷我、酷狗等已经“打拼”多年的音乐平台,虽然很早就走上了商业化模式,但目前并未实现太大收益。去年年底,酷我音乐CEO雷鸣曾公开表示,酷我正处于盈亏平衡阶段。
“现在音乐平台也非常苦,每年支出的服务器带宽千万级别,版权费用也是千万级别,即使每年广告收入达1亿元,也都支出掉了。”酷狗音乐副总裁伍巧思向记者抱怨。
努力探索盈利之道
有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虽然未明确披露盈利状况,但目前QQ音乐应该是业内唯一一家盈利的数字音乐平台,其收入主要依靠B2B的广告收入以及B2C的增值服务。
据了解,2007年,QQ音乐就将音乐VIP升级为QQ音乐绿钻贵族,会员定价为10元/月。据易观国际2012年中国移动音乐行业年度报告,目前QQ音乐绿钻用户已达600万。
针对目前数字音乐平台发展的现状,石建平指出,平台们自身都在努力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在保障基础用户的权益上不断尝试。今年3月,多米和中国联通联合推出了沃·多米“包流量畅听”业务,资费为8元/月,旨在为用户节省流量,提升听歌体验。酷我音乐方面也向记者独家透露,将在五月上线无损、高品质音乐频道,频道运营初期将采用免费的模式,而未来将成为商业化的新方向。
数字音乐市场前景巨大 至少撬动数百亿蛋糕
虽然目前音乐平台生存困难,但由于看到数字音乐市场的巨大前景,依旧有不少互联网巨头宣布加入其中。去年底,京东商城低调上线数字音乐商城,收费价格不超过传统CD唱片的1/3,一张专辑最便宜的1.99元,最贵的约为19.9元;此外,阿里巴巴也宣布收购了虾米网,并在阿里巴巴内部结构调整时整合到音乐事业部;近日网易CEO丁磊也发布了网易云音乐,主打歌单、社交、大牌推荐和音乐指纹等音乐社区功能。
到底收费开始后网络音乐市场能有多大的改观?文化部2012年的报告显示,至2012年底,我国在线音乐市场和无线音乐市场的用户规模分别达到4.3亿和7.5亿。艾媒咨询CEO张毅告诉记者,在推进网络音乐收费后,如果按照每月10元的价格计算,如果只是10%的月活跃度,这些近8亿的音乐消费人群将能给数字音乐市场新增数百亿的利润。
除了直接的利润之外,张毅认为,收费将能带来音乐行业的规范化。真正开始收费后,类似于现在的电子商务网站,既然大家都要购买音乐产品及服务,消费者在购买时会通过比较价格、比较服务、比较品牌、比较推广等选择最合适的数字音乐平台。这能对数字音乐平台形成新的刺激,刺激平台在市场竞争中寻求差异化,不断强化自己的产品。
按照伍巧思的估计,真正开始收费后,第一年内容方和渠道方就能达到100亿的收入。而随着用户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家庭WiFi的普及,未来的收入将是数百亿级别。
“免费+付费”成趋势
据记者了解,目前数字音乐平台基本形成共识,收费模式上,将采取试听免费与下载收费的模式。“基础用户是免费的,针对高要求的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进行收费。”曾莺告诉记者。
作为“资深”付费用户,大学在校研究生鲁雯雪已经使用QQ音乐6年了。平常没事电脑开着时就播着音乐,有时是QQ音乐的网页版,有时直接在QQ空间里听。“主要是QQ音乐支持QQ空间的背景播放,能和好友无限量分享歌曲,并且使用也方便,想下载就下载,所以持续用到现在”,鲁雯雪告诉记者,绿钻会员有演唱会的抢票优先权,她抢过两次,两次都抽上了。据了解,前阵子她刚续了一年的会员,会员年限将持续到2014年,“到期了还是继续再买”。
在QQ音乐的付费用户中,她这样的不占少数。“向用户收费是有潜力的,最起码我们看见QQ音乐的成功”,伍巧思如此表述。据了解,此前未尝试B2C收费的百度、酷狗、多米等音乐平台也于3、4月集中低调推出VIP会员服务,也推出音乐电台收费版豆瓣FMPRO,不同平台不同定价,收费从每月5元至10元不等。
国内最大的实体唱片发行商星外星音乐企宣总监、著名乐评人邹小樱分析,平台集中推出的会员制服务实际上就是一个过渡模式,随着未来市场成熟,免费的范围也将会越来越小。“音乐这个商品并不只是唱片,是歌曲,它还可以有很多的外延,如歌友会、与歌手互动、获取签名CD等专属活动”。
收费模式将差异化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数字音乐平台收费模式应该不会是单一的,但收费价格应该相当。邹小樱告诉记者,这种试听免费与下载收费结合的方式是可行的。收费的部分,数字音乐平台会在大部分定价机制上达成统一,在统一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收费。“对京东商城、YYQ等已经按照单曲下载的来说,按下载次数来说就是比较不错的选择,根据调研,在结合国外情况以及本地现状之后,1元、0.99元的价格会比较合理。”
而对目前主流的音乐平台来说,在移动端上的布局可能会更加倾向于包月收费。据了解,目前YYQ采取的是试听+免费的模式,类似国外iTunes,合作上音乐平台无需预付版权,价格由唱片公司或音乐人自主确定,后台系统透明可监测,根据销售情况,双方三七分成,七是版权方。邹小樱告诉记者,目前YYQ已经和滚石、兵马司、风和日丽、万晓利、苏阳、与非门等达成合作,负责线上销售。
王齐国也认为,收费模式上不同平台情况不一样。按乐曲下载量计算的,下载越多的用户可以得到优惠。建议根据收费的种类不同制定相关的收费政策,不同类的音乐不用一个价格,不同级别的歌手作品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收费,使收费变得具有可持续性。“如流行音乐可以考虑1元每首的价格,而交响乐等元素音乐则应该适当高点,做出差异。”
虽然希望今年就能推进收费,但伍巧思同时也有很多担忧。她告诉记者,收费容易,收费后如何打击盗版,防止用户流失,是收费后值得探讨的问题。除了需要解决防盗版、防对收费的破解等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外,收费版本推出以后,使用旧版本的用户要不要强制升级,什么时候强制升级都值得思考。“毕竟强制用户升级版本是个特别破坏用户体验的事儿”。
版权费是否昂贵
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及2002年新《著作权法》修订的通过,国内著作权保护意识大幅提高。目前主流唱片公司和音乐平台间,都通过版权购买的方式来合作。作为购买方,音乐平台总觉得每年支付千万级版权费的成本压力过大,而在唱片公司这一边,又觉得版权收入被严重低估。
音乐版权如何交易
据伍巧思介绍,目前购买音乐版权具体分为两种,一是一次性买断,签约期一般为1-3年;二是“保底+分成”的模式,双方事先约定好保底金额,根据歌曲的试听下载量来进行分成。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酷我、酷狗、多米等多数数字音乐平台主要是采用一次性买断的方式,其中多米、酷我、酷狗一年版权支出差不多两三千万,腾讯、百度稍微高点,约七八千万。石建平指出,多米音乐还未实现盈利,但去年向唱片公司支付的版权费达两三千万,占所有成本的30%-40%左右,是公司的最大成本。“双方商量个价格,一手钱一手货,一次性给你这么些钱,爱怎么用怎么用”。
“数字音乐平台与唱片公司的结算中,百度做得最好,按照试听次数和下载次数两个不同的计算方式来计算,不会多给也不会少给。”该人士表示,版权交易上,目前买卖整个曲库最容易达成一致,以后应该慢慢摸索采用分账模式,约定分成比例。
版权费用如何定价
据记者了解,一般是唱片公司先报一个价格,数字音乐平台会根据曲库量、签约期内的新歌量、签约期内的新签歌手量、艺人级别、歌曲受欢迎程度(在平台上的收听比)等条件进行综合评估,看报价是否合算。
周亚平表示,在华语音乐领域,手握较多版权、比较活跃的唱片公司不到百家,算上工作室以及个人,大大小小唱片公司数目差不多数千家。其中,华纳、索尼、环球三大国际型唱片公司占据华语音乐市场60%-70%的份额,港台唱片公司约占10%,剩下内地约占20%,所以版权费用上,三大国际唱片公司价格也明显高于国内唱片公司。某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像鸟人艺术、海蝶音乐、太合麦田等国内知名唱片公司,每年互联网公司支付的版权费在百万级别,而三大国际唱片公司从数字音乐平台拿到的版权费在千万级别。
尽管如此,在唱片公司看来,目前版权收入还是被严重“低估”。海蝶唱片CEO、中国音像协会唱片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卢建指出,按照百度的金额计算,一首歌一次试听或者下载只能收几厘,一分钱都不到,价格非常低,要想超过保底数得需要很高的点击量才行。“目前整个行业的版权方一年能从互联网拿到的版权费价格一共在1个亿左右,非常少。”
唱工委数据也显示,在日本和韩国等国,音乐版权方在分账中能拿到90%左右的收入;欧美国家的唱片业版权方比例也普遍超过70%;而中国音乐版权方在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各大音乐网站或者是电信运营商面前,分账比例只有可怜的2%-3%。
卖版权的利润如何
根据易观智库2012的数据,唱片公司演艺收入约占唱片公司40%,无线分成占35%,版权授权占25%。周亚平指出,不同类型的唱片公司收入来源不一样,有的以演出为主,有的以版权经营为主,具体到鸟人艺术,商业演出和版权授权收入约各占一半。卢建也指出,海蝶音乐的收入一半靠艺人经纪收入,一半靠版权,实体唱片销售收入只有百分之几,收入上完全不能依靠唱片。
伍巧思表示,数字音乐时代,唱片公司也已经转变商业模式,CD只是宣传手段而非收入来源,一方面受数字平台的冲击,实体唱片销售不赚钱甚至亏钱;一方面又还依赖平台推广音乐打响知名度从而增加商演费用,小的唱片公司更是把专辑免费给平台使用推广,“唱片公司对于音乐平台是又爱又恨”。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