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1月21日,华为首席财务官(CFO)孟晚舟在披露2012年经营业绩预估时称,公司承诺全年给员工发放奖金将达到125亿元。按照华为公司全球员工总数16万人计算,平均每人可以拿到8.33万元,当然实际上未必人人都能拿到那么多。
华为的巨奖引来公众各种评论,有说华为舍得掏钱的,虽则按照全年奖金计算,人均8.33万元不算多,国有金融机构发得比这多得多;有说华为做事透明的,过去那么神秘,现在大大公开了,“从黑屋子变成了一个透明的玻璃房子”,反衬出许多国企在财务上的不明不白;也有说这是华为为启动IPO做准备,或者是为了实现从运营商市场向消费市场的战略转移做准备,或者只是为了提高员工忠诚度和吸引人才的最简单办法,提升在业界的声誉,如此等等。
其实,无论华为公司的真实意图是什么,都无关紧要,因为笔者之所以关注华为公司给员工发巨奖,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想借华为公司的巨奖,讨论一个问题,即一家企业经营所得是否留存越多越好?
华为2012年净利润总额为154亿元人民币,当然125亿元的奖金不是从这里支出,而是纳入劳动力成本的,绝对不能理解为华为慷慨过度,将全年利润几乎都拿来犒劳员工,2013年不打算干了。
即便如此,同全年利润154亿元相比,125亿元的奖金总额仍然足够让人感到“震惊”,何况这还没算员工持股分红的资金:华为15万员工,其中有64000多名员工共持有公司98.6%股份。
华为素以“狼性”著称,有“加班睡办公室地板”的企业文化,并多次因为员工“过劳死”而受舆论抨击,2012年,华为还是在扭转净利下滑的局面后,才实现了同比增长33%和净利润154亿元的成绩。
在这样的背景下,肯拿出125亿元作员工奖金,至少说明一点:华为公司已不需要通过克扣员工,损害股东的方式,来争取最大限度地留存利润,企业走出了单纯靠增加投资、扩大规模来提高经营绩效、壮大自身的阶段,公司、股东和员工多方共赢的局面才得以形成。
相比之下,人们看到许多大型国企拿着全民所有的资本,凭借垄断地位,取得了可观的经营绩效,但在享受税收优惠和信贷优先的同时,却总是为向国家上缴的利润比例讨价还价,极不情愿。
据了解,目前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具体收取比例有四档,分别为15%、10%、5%和免缴国有资本收益,而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同为国有企业,上缴比例大部分在30%~40%,远高于中国企业。
在去年举行的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中,中国政府承诺逐步提高国有企业上缴国家的利润比例,说明国家也承认国企上缴比例低于国际水准的实情。然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为改革收入分配体制,要求规范国企高管薪酬和提高国企上缴利润用于补充社保,仍然遭到反对,主要理由之一是上缴利润比例高了,留给企业的少了,不利于做大做强。
即使不质疑国企留下的资金中有多少被用于高管薪酬和职务消费,多少被用于不必要的楼堂馆所,多少被用于支付冗员的优厚工资,多少消失在错误的投资中,参照华为的巨额奖金开支,至少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企业发展是否资金多多益善?企业发展的瓶颈是否仅在于资金的限量?
如果答案是不确定的,更坏的是,如果事实证明,因为主营业务市场饱和,企业又没有核心技术支撑,找不到突破点,而不得不将大量积余资金胡乱投资于主营业务之外,结果不但没有做大,更没有做强,那还咬住不放地留存利润到如此高的比例,不就完全没有道理了吗?不会是因为出资人本来就不是高管自己,产出的利润“不拿白不拿”?如此“白拿”要是一直能得逞,那国企岂不形同高管们“永远不会破产”的私企,只要不被免职或调离?
有人想不明白,为什么以前国企亏损要挨骂,现在盈利也要挨骂。其实道理很简单,国企即使盈利,国家拿不到多少回报,民众也分沾不上多少好处,社保再大的亏空,也无法拿到些许补贴,“全民所有”形同画饼,肚子填不饱,骂几句,算得上什么?
相关阅读:125亿“年终奖”:华为晒出了什么?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