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成长的烦恼和喜悦——LCD市场、技术与导购
2004-09-15 23:25:00  出处:快科技 作者:转载自《个人电脑》 编辑: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b] [LCD-价格迷雾] [/b]

15英寸LCD的价格上涨到与17英寸LCD相差无几,眼睁睁看着17英寸顺理成章地成为市场主流。期待LCD价格跳水不太现实,不过新一轮降价潮已经拉开序幕。

回顾LCD开始流行的这短短几年历史,可谓起伏跌宕,玄机暗藏,不少厂家在风云变幻的市场变化中栽了跟头,不过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而消费者面对诱惑则变得更加理智成熟,仅凭花哨的宣传口号已经无法让他们动容,要让他们掏钱购买只有让LCD显示器迅速长大成人——外观更加漂亮,性能更棒,价格更便宜。 对于想买LCD的人来说,过去的一年让人高兴不起来。看看价格:15英寸LCD已经涨价到3000元上下,和17英寸LCD差距无几了,而17英寸LCD的价格也一直没有什么松动。我们早就习惯了各种IT产品不停的降价,而LCD不降反升着实让人难以接受,但是这却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其实也是LCD厂商并不情愿的事情。

一直以来,LCD市场受市场供求影响而周期性涨价、降价。不过这里的供求指的不是显示器的供求,而是占LCD成本最大份额的液晶面板的供求情况。近年来各液晶面板厂商投资较大,使得液晶面板产能提高供应充足,所以面板价格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前两年液晶显示器价格也一直以降价为主。不过,价格是不可能无限降低的,再低也不能低于成本。15寸LCD的价格曾经很接近成本,使得显示器厂商和液晶面板厂商都无利可图,而与此同时,陆续建成的第5代生产线让15英寸和17英寸面板的价格差异缩小到几百块,但当时17和15英寸的LCD显示器价格差异超过1000块,所以17英寸LCD显示器的利润空间显然更大,显示器厂商把重点倾向17英寸产品线就很自然了。

成长的烦恼和喜悦——LCD市场、技术与导购

对于面板厂商而言,切割17英寸面板比切割15英寸面板造成的浪费要少,进一步扩大了他们的利润空间,所以面板厂商当然愿意把有限的生产能力投入到利润更高的17英寸产品中。这样,由于产能降低造成15英寸面板供应紧张价格上涨。显示器厂商一方面很难订到大批面板,而即便供货畅通也必须承担上涨的成本,利润并没有增加,于是15英寸LCD简直就成了鸡肋。这样的情形可能还会持续下去,而且15英寸LCD很可能就此“沉沦”,17英寸登上王者宝座。

由于近些年笔记本电脑、手机、掌上设备、数字相机等各种数码相关产品的热销,导致市场对液晶面板需求的全面上升,面板厂家把相当一部分的产能转向这类数码产品的液晶面板,挤占了显示器面板,造成显示器面板整体上供货吃紧。雪上加霜的是,液晶行业整体的火爆,使得对液晶面板原材料的需求量大增,玻璃基板已经出现了紧缺,驱动IC、背光灯管甚至连滤色片等组件也有短缺危险。这诸多因素的共同结果就是液晶显示器面板的供应整体上并不宽裕,所以17英寸的价格也没能像预期的那样在短时间迅速下降。

目前,大屏幕LCD始终不温不火,价格是主要因素。与17英寸产品具有相同分辨率的19英寸产品价格要贵两千元甚至更多,它们的性价比确实没有什么优势。不过19甚至更大屏幕的显示器价格仍然在稳步降低。实际上新的液晶面板生产线更适合大尺寸面板生产,只是就目前的市场状况看,至少最近一、两年17英寸的主导地位是不可能被动摇的,除非大屏幕降价的步子更大一些。

未来会怎样呢?15英寸显示器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化,实际上很多显示器厂商已经开始减少15英寸产品的开发,目前的重点是利润更高的17英寸产品。为了打开17英寸的市场销路,厂商一定会进行各种降价促销。接近暑期已经有不少降价促销的消息纷至沓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先前对LCDTV市场的预期过于乐观,最近厂商已经开始调整策略把原先LCDTV面板产能转移到显示器面板上,从而可能引发显示器面板价格下降。这一利好消息让我们对近期的显示器市场又多了些乐观。

期待价格跳水不太现实,不过新一轮的降价潮似乎已经开始了,17英寸显示器降价的势头有可能保持到明年年初。当然,对于错综复杂的液晶行业,任何预测都和赌博差不多,所以如果你已经有明确的使用需求,也不必要持币观望了,苦苦等待换得百十来元的降价优惠并不值得。

    [b] [CRT-自掘坟墓] [/b]

鉴于CRT显示器用牺牲性能和品质换取诱人的价格,这样饮鸩止渴无疑将加速自己的灭亡。

没有人怀疑CRT显示器大势已去,不过它的市场份额还不小呢,目前国内市场上平均每买出10台显示器,大约有7台是CRT,3台LCD,在全球市场,比例大致是对半分。尽管从数字上看,人们对CRT显示器依然恋恋不舍,不过个中原因却已经变得很单一了——价格便宜。

成长的烦恼和喜悦——LCD市场、技术与导购

尽管与LCD相比,CRT显示技术本身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色彩鲜艳丰富、层次过渡平滑、响应时间短等等,但是真正在意这些的人只是少数电脑发烧友和专业人士,对大众消费者来说,靓丽时尚的LCD代表未来趋势,如果不是价格从中作梗,恐怕CRT早就成了灭绝“物种”进入电脑博物馆了。

凭借价格优势,我们相信CRT也许还能有几年的风光,不过不幸的是,我们看到那些对CRT忠心耿耿的高级用户也纷纷投入LCD的怀抱。导致这一结果并不单是因为LCD进步了——改进虽然有但也不算大,更主要的恐怕是因为CRT退步了。

我们评测室的大部分测试平台一直采用具备200MHz带宽的高档17英寸CRT显示器,但是我们发现可供选择的产品已经越来越少。通过日常的测试我们发现,如今的CRT显示器的整体性能还不如几年前,我们认为这是对制造成本的过度控制的必然结果。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一些17英寸纯平CRT显示器价格还不足千元,留给厂商的利润已经所剩无几,如果像以前那样制造显示器肯定要赔本,于是不得不以牺牲性能和质量为代价降低显示器的制造成本。这当然不是消费者希望的,其实也不是厂家所期望的,然而却是潮流所趋已经无法挽回。面对LCD的大举进攻,除了价格CRT显示器再没有别的像样的武器可以用来招架了。

对于高档CRT显示器,处境更加尴尬,因为它的售价竟然和15英寸LCD显示器相当甚至更贵,还能卖出几台呢?难怪很多厂家已经放慢了更新高档型号的步伐,甚至有些干脆停止生产了。还有一些厂商,为了迎合用户,也大幅度降低高档产品的售价。价格降低容易,可性能和品质还要想保证原先的水准就难了。如今,如果你想要购买一台高性能的17英寸CRT显示器,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价格高得吓人的选择,知足吧,也许要不了多久连这种机会都没有了呢。

也许你有些奇怪,为什么我们很长时间都没有进行CRT显示器专题评测,原因很简单,假如我们为自己的测试平台挑选显示器都已经很难了,我们又该如何为用户推荐呢?在用低廉的价格取悦消费者的同时,CRT的品质已经变得禁不住考验。假如连基本的质量都不一定能得到保证,我们针对性能、功能的评测就失去了基础,也就变得没有太大意义了。而对于这种廉价产品,我们给你的采购建议是,质量是第一位的。选购的时候,应该更多考虑品牌信赖度、保修政策、维修是否方便等因素,而不是性能参数上的细微差异。

我们似乎不愿看到,在CRT显示器仍然数量占优的时候就被LCD打败了。不过与其说是被打败,还不如说CRT是自掘坟墓。

    [b] [LCD-邻家有女初长成之一] [/b]

LCD是一个新生力量,总能带给我们很多新气象,最近一年,LCD显示器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热点吗?

美,魅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最吸引眼球的当然是越来越漂亮的“身段”。LCD轻薄的外形本来就很酷,而设计师还不肯就此罢休,似乎非要貌不惊人死不休,如今在各种国际工业设计大赛上获奖的LCD越来越多。

成长的烦恼和喜悦——LCD市场、技术与导购

窄边框已经成为了市场潮流,不过仅此而已并不一定能体现LCD的时尚魅力。颜色搭配、材质选择、曲线造型等诸多方面都成为让设计师们绞尽脑汁的地方,更有甚者近来流行“美背”设计,连显示器后背板的形状和颜色也不能随随便便。LCD对自己这样的精雕细琢,的确和这个注重外在美的时代很是符合,当然我们更希望,它们内在的品质也能同样的精益求精才好。

我们评测产品的时候很少对外观下结论,毕竟审美过程是一个相当主观的过程,只要自己喜欢,何必在意别人的标准呢。但对于很多对性能要求不高的普通用户,实际上外观是选购时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对于低端产品,几家显示器大厂的产品性能没有太大差异,价格也比较接近,品质也不相上下,保修服务也都比较完备,那么最后导致你下决心的恐怕就是差异明显的外观了。

对于外观,我们只想给你一个建议,因为我们测试、使用过很多显示器后有个感觉,一些外观非常新奇特殊的产品乍看上去非常惹眼,显得个性十足,但是有意思的是它们常常不太“耐看”,某些太过标新立异的设计日子久了可能会让你生厌,这似乎涉及到美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了,我们没有太多研究,仅仅是种经验,可供你参考。另外,还要注意的是,选择显示器的外观也要考虑同家居环境配合,特别是色彩搭配。有些型号的显示器提供多种颜色可选,我们选择的自由度更大。

需要多说几句的是,外观设计其实并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还涉及人体工程学等方面因素。好的设计应该不仅看起来漂亮,用起来也应该方便。显示器上一排按键是容易被遗忘的角落——设计者通常不会忘记为他们选择漂亮的颜色、新奇的形状,但是按钮位置设置是否合理、按键形状和手感是否舒适、按钮上的文字或图形标示是否易于辨识等等就在其次了,诸如OSD菜单结构是否合理,和按键配合是否方便就更不值得深究了。厂商不重视这些细微之处最常见的理由是他们觉得普通人很少会使用这些按键,所以不必要在它们上面花太多功夫。可是这种逻辑有问题,如果真得如此,那干脆不要这些按键好了,例如像苹果电脑那样采用软件控制。尽管多数人的确不经常操作这些按键,可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恰恰是因为它们太不好操作了,对于没有太多专业知识的用户来说,他们不太敢或者也懒得碰这些小按钮,于是即便有需求的时候,也会因为畏难心理而凑合了事。我们希望显示器的设计者对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给与足够的重视,它们是体现你们是否关心用户使用感受的关键所在。

底座的情形也类似,似乎我们把显示器买来以后只会调整一次。不过我的使用体会是,在写文章有些疲惫的时候其实很想调整一下显示器的角度来适应我的坐姿,可是紧涩的底座让我不得不打断思路,站起身来,双手用力费一番功夫。当我预料到这种结果后,似乎宁可调整一下自己的姿势,而不是调整显示器。如今显示器底座的设计越来越花哨,各种形状简直让人大开眼界,然而遗憾的是好用的底座没有几个。

提速

去年16毫秒旋风一般的市场宣传你大概还记忆犹新吧。俱往矣,如今是12毫秒的天下。而且和当初只有部分厂家杀入16毫秒风暴中心不同的是,这次Benq、LG、Philips、Samsung、Viewsonic等几大显示器厂商都推出了12毫秒产品。

坦白地讲,如果不看测试结果,你在使用显示器的时候未必能发现12毫秒和16毫秒的差异。不过技术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前进的,12毫秒和25毫秒的差异就更容易发现一些。有消息称,韩国、我国台湾的一些厂商不久后将会发布9毫秒和10毫秒的LCD。

从数字上看,LCD正在经历大踏步的前进,令人欢欣鼓舞。不过不要高兴得太早,事情并不像你想的那样简单。前面所说的响应时间,都是指黑色和白色画面相互切换所需要的时间。可是如果从灰色画面切换到白色或黑色画面,或者两种不同深度的灰色画面之间进行转换,响应时间要长达几十甚至上百毫秒。你可能会奇怪,按理说明暗相差不大的画面之间进行切换,液晶分子只需要旋转更小的角度,应该响应更迅速才对啊。可是不要忘了,液晶分子是靠驱动电压的作用发生转动的,全黑全白画面的明暗度相差大,两种状态的驱动电压差也大,液晶分子可以更快速的转动,而明暗度相差小的画面切换时,驱动电压变化小,让液晶分子产生转动的驱动力也小了,所以转得更慢。

成长的烦恼和喜悦——LCD市场、技术与导购

成长的烦恼和喜悦——LCD市场、技术与导购

厂商通常说的响应时间是指黑色和白色画面切换需要的时间,然而LCD在不同深度的灰色画面之间切换,以及从灰色切换到黑色或白色画面所消耗的时间往往会更长,全灰阶响应全面地展示了LCD的响应时间。

这样看来,我们缩短液晶显示响应时间的梦想还远没有到成真的时候。虽然光鲜的市场炒作让我们提前高兴了一把,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对科学技术有信心,等到液晶响应时间全面缩小到10毫秒以内的时候,我们可以再庆祝一次嘛。

    [b] [LCD-邻家有女初长成之二] [/b]

视觉魔术

有数码相机的人已经很多了,它把我们惯出了随时随地随便拍照的“坏”毛病,不过拍得照片的效果,恐怕对于大多数没有时间研究摄影技术的人来说着实不敢恭维。你大概不知道,这些“平庸”之作经过适当的处理可能焕发光彩,变得很有专业味道呢。显示器厂商已经在为你做这件事了。

飞利浦的显亮技术可是历史悠久了,去年他们又推出了针对LCD显示器的数字显亮技术。前不久,LG和三星也不约而同的分别推出了复真技术和MagicColor技术。这三个厂商的三种技术虽然名称各异,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通过采用专用的图像处理芯片来改善画面显示效果。实际上,它们在实现原理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对画面的色彩、对比度、亮度等方面进行自动调整,从而达到优化图像显示效果的目的。

如果你经常使用Photoshop处理照片,对优化图像一定不会陌生。在照片进行打印或印刷之前,可以利用Photoshop提供的各种工具对照片的对比度、亮度、色彩等调节,可以明显改善画面的反差,去除偏色,提高色彩饱和度,让打印的照片更明艳讨人喜欢。如果你并非影像处理专业人士或不熟悉操作方法,对手动调整缺乏信心,还可以使用Photoshop的自动优化功能。而显示器采用的这些技术,相当于把Photoshop的软件自动处理程序放在专门的芯片中由硬件实现,而且是自动完成,不需要你手动干预。尽管它们实现方式不同,但本质是相似的。这种对图像效果的自动优化对于效果不好的图片和照片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改善,在浏览质量不高的互联网图片时帮助显著。

不过,专业用户是较少采用Photoshop自动优化功能的,因为自动优化不过是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算法应用于所有的图片,某些图片可能得到的效果不错,而对于另一些图片就可能差强人意,而且难以达到作者特定的创作意图。特别是一些原本效果已经很好的照片,经过自动优化处理后的效果反而会“惨不忍睹”了。因此,专业用户更多采用手动方式进行细致的优化调整。类似的,显示器的自动优化技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不过令人高兴的是几种显示器优化技术都提供了手动调整功能,允许你在一定范围内定制优化程度。不过,手动调整毕竟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很难想象每看到一个画面都要手动调整来获得最佳效果,哪怕只耽误几秒钟都会显得繁琐无趣。所以,有时候你还是不得不忍受一下自动优化所带来的副作用。

另外,还要提醒你的是,显示器的优化技术和photoshop的优化有一个关键不同:photoshop优化后的结果可以保存,而经过显示器优化后的图像效果只是昙花一现而已,是无法保存的,也就是说存储在电脑里的原始图像仍然是一副“糟糠”之相。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无所谓,不过如果你进行图像处理工作,那么就出问题了,因为你看到的效果并非图像文件原本的效果。那么假如你按照这种美化后的画面效果去对图像进行各种处理操作,当你以为达到最佳效果的时候,实施结果可能远非如此:使用别的显示器观看或印刷、打印出来会面貌全非的。所以在进行图形处理时,还是关闭这类优化功能为妙。

尽管这些显示器的优化技术并非十全十美,在实际使用中还有着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是作为改善画面效果的大胆尝试它们是值得肯定的,毕竟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选择,对于很多从来不用photoshop一类的专业软件处理照片的用户,有机会看到原本相貌平平的生活照片突然之间变得光彩夺目,如果不需要我们为此增加什么花费就能得到这样的乐趣,何乐不为呢。

成长的烦恼和喜悦——LCD市场、技术与导购

    [b] [市场新宠LCDTV之一] [/b]

LCDTV是LCD显示器的兄弟,然而电视机和显示器一样,无论内在还是外观,它们之间都有不少的差别

笨重的CRT显示器被LCD取代后,我们当然希望更加笨重的CRT电视机也能换一个面孔,这就是LCDTV(液晶电视)成为市场新宠的原因。其实厂商对LCDTV的厚望恐怕要比用户还要强烈:显示器毕竟还是一种比较专业化的产品,而电视机是大众化的消费品,可以想象如果我们的电视机都换成LCDTV,那将是多大的一个市场啊。

成长的烦恼和喜悦——LCD市场、技术与导购

不过,LCDTV并不是简单的在LCD显示器里装上一个电视接收调谐器就完事了,所以LCDTV和LCD显示器还有不少的差异。实际上,要想在效果上达到甚至超越几十年历史的传统CRT电视机的水准,LCDTV必须在视角、色彩表现、亮度等诸多方面首先超越普通LCD显示器才行。

亮度

我们买房子的时候总喜欢有一个光照充足的客厅,不过看电视的时候我们就懒得拉上窗帘了。在较强的环境光照下,如果电视机亮度不够,画面就会晦暗而缺乏层次,甚至细节难以看清。如果要在较强的环境光线下达到较好的显示效果,至少要300尼特(cd/m2),最好能达到400-500尼特。你大概不知道,CRT电视机的亮度比CRT显示器的亮度高很多,甚至比LCD显示器还要高。因为电视机很少显示全屏幕白色,所以你可能察觉不到它有多亮。

为了能具备“全天候”能力,LCDTV需要采用更大功率的光源和改进的背光设计。目前主流的LCDTV亮度接近500尼特,几乎是普通LCD显示器的两倍。

视角

成长的烦恼和喜悦——LCD市场、技术与导购

由于液晶材料特性的限制,LCD显示器在偏离一定视角观看时效果会大打折扣:亮度、对比度下降,色彩也会发生偏离。LCDTV的画面尺寸较大,可以达到20—30英寸,所以如果视角不好,近距离观看的时候角落和中心的视觉效果就会不同,看上去会很不舒服。尽管LCDTV可能主要在中远距离上观看,但是我们谁看电视的时候会像面对显示器那样正襟危坐一动不动呢?如果身体稍一偏移画面效果就会变化,岂不很破坏心情,况且电视时常供多人观看,总不能为了获得好的效果,让大家都挤在一起吧。

为了解决视角问题,大屏幕LCDTV的液晶面板采用MVA、IPS一类具备宽视角特性的液晶面板,在60度视角时可以维持接近100:1甚至更高的高对比度,而普通的LCD显示器只有10:1—30:1左右。与此同时,色彩随视角的改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如果把这些LCDTV和普通的LCD显示器放在一起,你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出它们在视角特性上的差异。

当然,需要承认的是即便如此,LCDTV的视角特性还是明显不如CRT电视机、等离子显示器、OLED(有机电致发光)等发射型的显示器件,但是经过技术改进,已经达到日常使用的要求了。

色彩饱和度

成长的烦恼和喜悦——LCD市场、技术与导购

因为LCD的背光源发出的光线是白色,经过R(红)、G(绿)、B(蓝)三种颜色的滤色片后被赋予了颜色,组合出千变万化的色彩,可是受到背光频谱和滤色片色彩的影响,这种方式得到的画面看上去总是不够鲜艳生动,早期的LCD画面苍白,颜色发旧,好像褪色一般,色彩范围只能达到NTSC标准的40-50%。近年来经过改进,大部分台式LCD显示器可以达到60-65%,最近新发布的一些产品则可以覆盖大约70%的NTSC色域,几乎完全覆盖了SRGB色域(这一微软和HP制定的色彩规范已经成为Windows PC的色彩标准,被显示器、打印机、数字相机甚至HDTV等设备采用),与普通的CRT显示器相当了。

对于LCDTV而言,如果画面色彩不够鲜艳夺目,缺乏感染力,会直接影响观看电视、欣赏DVD电影时的视觉效果。所以除了个别廉价产品,绝大多数LCDTV的色彩表现都要优于LCD显示器的平均水平,大都超过70%NTSC色域。最近发布的一些LCD面板通过使用新型LED背光源等技术可以将色彩扩展到整个NTSC色彩空间,也许要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在商场里看到它们靓丽的身影了。

    [b] [市场新宠LCDTV之二] [/b]

响应时间

液晶显示器通过液晶分子的旋转改变通光量,从而实现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效果,但是液晶分子旋转是要消耗一定时间的,所以当播放高速变化的画面的时候,液晶分子转动速度跟不上画面变化的需要,就会出现影像残留、迟滞现象。目前主流的液晶面板响应时间在16至25毫秒左右,同CRT 1-2毫秒的响应时间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前不久,响应时间12毫秒的LCD已经上市了,而响应时间小于10毫秒的液晶面板也已经研发出来,即将投入批量生产。市场上销售的LCDTV的响应速度相对来说不算快,因为某些宽视角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响应时间较长。所幸的是,我们观看的电视信号和DVD电影的图像实际刷新率只有25-30帧/每秒,所以液晶电视在应付这类画面的时候表现还是可以接受的。

分辨率

一台17英寸CRT显示器可以轻松支持1024x768分辨率,甚至有些高档产品可以支持1600x1200。多数29英寸的CRT电视机通常宣称达到800线水平解像度,即便少数具备VGA电脑接口的中高档型号能支持800x600分辨率的也不多。类似的现象在液晶显示器和LCDTV之间也存在。显示器更强调高分辨率,所以相同尺寸时LCDTV面板的物理分辨率会不如LCD显示器高。你不必对此耿耿于怀,这并不算高的分辨率对于电视应用来说足够了。我们通常的电视信号和DVD电影的分辨率大致相当于720x525。2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LCDTV大多采用1280x720或更高的分辨率,这样已经可以完好地播放720p格式的HDTV画面,满足未来需要。采用分辨率不高的液晶面板,有助于降低成本,LCDTV的价格更容易接受。虽然也有具备1920x1080分辨率并可以在物理层面上兼容1080iHDTV标准的LCDTV,但价格普通人很难承受。

两种液晶电视

如果你仔细观察市场上的液晶电视,会发现它们大致有两类:一类屏幕尺寸较大(至少17英寸),往往采用16:9画面比例,而另一类尺寸通常不会很大(15-20英寸)左右,4:3画面比例。这两类液晶电视实际上面向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应用,性能功能也会有所不同。

前者我们姑且称为“电视主导型”的液晶电视,也就是说以电视功能为主,适合作为客厅电视或卧室的床头电视。考虑到经常需要播放DVD电影,它们大多采用16:9的屏幕比例,较小尺寸的型号也可能采用4:3。它们的存在为的是取代传统的CRT电视,所以为了达到媲美CRT电视漂亮的画面效果,采用专门为液晶电视设计的液晶面板:色彩丰富、视角宽,分辨率不算很高。它们会提供包括色差分、S视频在内的丰富的视频接口,兼容各种视频和电视信号格式——通常可以兼容HDTV格式,它们还会提供VGA或DVI接口可以连接电脑。

后者我们可以称之为“电脑主导型”液晶电视,它的主要任务是和电脑连接充当显示器使用,也就是说它就是一台加装了电视调谐电路可以接收电视节目的显示器,这样你可以在书房里收看电视节目。既然电视功能并非主业,所以它往往不会像其它电视机那样提供丰富的多路视频接口,对各种电视信号和视频信号的支持未必很全面。而且,它采用的是普通LCD显示器的液晶面板,色彩表现、视角特性一般。作为显示器,这类产品的尺寸一般不大,一般15或17英寸,大多采用4:3屏幕比例,个别17英寸产品会采用16:9比例。

假如你想要用LCDTV替换你陈旧的CRT电视机,那么应该选择第一种“电视主导型”的液晶电视,它们的画面效果更出色,功能更全面。如果你只是想在电脑上看电视,同时需要升级老旧的CRT显示器,那么第二种“电脑主导型”液晶电视更适合你。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对液晶电视的分类并非业界公认的方式,我们是考虑到用户的使用需要,为了帮你作出合适的采购决定才使用这种分类,如果你发现一款液晶电视可能会兼有二者的特征,这也不用奇怪。厂商总是不断改变产品的设计方针,以便应付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不过无论产品功能和性能如何变化多样,你所做得就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把钱花在刀刃—你最需要的功能和性能上。

    [b] [采购指导一] [/b]

LCD显示器的性能参数很多,含义各不相同,如果没有点专业知识,面对经销商天花乱坠的溢美之词,要做出适合自己的正确选择实在是不易。所以我们先详细解说LCD的主要性能指标,然后再说说这些指标如何取舍,以及功能、保修方面的一些注意事项。

性能解惑

需要澄清的一点是,最终判断显示器质量好坏的应该是我们的眼睛而不是仪器设备。我们列出的很多指标都需要用仪器设备才能准确测试出来,但是这并不是说仪器就可以代替人做裁判。借助仪器的原因是人眼不够精确,难以量化,只能作出大致的估计,而且可能忽略掉一些细节,更重要的是对于没有专业训练的普通用户,脑子里可能还没有能形成正确图像的标准,眼睛的敏感程度也不够。

其实,仪器的测试结果应该是更好的说明和解释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现象,如果仪器测试出两台显示器有明显的差异,可是实际观看时就是发现不了,那就说明要么是仪器测试不准确,要么就是这个性能参数对于图像质量好坏没有太大意义。所以,在你去电子市场挑选显示器的时候,面对各种宣传资料上花花绿绿的性能描述,最好能用你的眼睛最终把关,俗话说眼见为实嘛,仔细的对比观察会帮你发现哪台显示器是真正的英雄,而不是“纸老虎”。

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画面包含的像素数目,表示方法是画面的水平方向像素数乘以垂直方向的像素数。

CRT显示器是模拟显示设备,它屏幕上的像素和画面中的像素是不需要一一对应的,所以CRT显示器通常在电路允许的各种分辨率下都可以得到清晰的画面。虽然LCD通常也支持多种分辨率,但是因为LCD是数字式显示设备,只有当Windows桌面的分辨率和LCD液晶面板的物理分辨率相同、图像中的像素和屏幕上的像素一一对应的时候,才能得到最清晰的画面,这对文本显示清晰度至关重要。所以通常情况下应该让LCD工作在它的物理分辨率下。好在游戏、视频播放的时候要求没有这么严格,使用非物理分辨率的画面模式效果也可以接受。不过你仍然需要注意,应该考虑好自己最常用的分辨率是多少,让它和LCD的物理分辨率相一致。

亮度:

LCD的亮度是指显示器显示白色画面时屏幕的发光强度,单位是尼特(nit,即cd/m2)。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越亮越好。使用什么样的画面亮度和环境光线强度密切相关。例如在电影院屏幕亮度只有30-45尼特,夜晚不明亮的灯光下我们观看显示器,亮度不需要超过100尼特,只有在较明亮的环境灯光下,我们才需要超过100尼特的亮度,只有光照充足靠近窗口的位置才需要超过200尼特的亮度,300尼特以上的亮度是为了有阳光直射的室内或室外环境准备的,高亮度的作用就是在环境光线较强的时候仍然可以保持足够的画面对比度。如今,多数LCD显示器的亮度都接近甚至超过200尼特,对于普通家用和商用足够了。实际上多数情况下如果不适当降低亮度,你会感到刺眼或者很容易疲劳。除非你确信有需要,不必要刻意追求很高的亮度,因为这样会让你额外付出钱财,却不能因此获益。

亮度均匀性:

亮度均匀性是指显示某一单色画面时,屏幕上不同位置的亮度是否存在差异。

LCD是通过背光点亮的,而背光使用的是冷光灯管,是线光源,需要采用特殊的导光板才能让光线均匀漫射到液晶面板上。但是无论如何LCD总是会有一定的亮度不均匀性,大屏幕显示器做到均匀一致更不容易。好在人眼对明亮画面的感知并不灵敏,所以显示纯白色画面的时候,存在三四十尼特的不均匀度看上去也不明显。不过暗画面就不同了,关闭环境灯光时,显示纯黑画面的时候,如果存在0.5-1尼特的差异,就很显眼了。所以我们表示均匀性时通常使用屏幕最亮与最暗部分的亮度比值,而不采用差值。多数情况下,LCD显示器显示暗画面的均匀性比显示亮画面的时候要差,所以如果你较多玩游戏或看DVD电影,应该格外关注暗画面时的均匀性。

对比度:

显示白色画面和显示黑色画面的亮度的比值就是对比度。

对比度高会让画面看上去反差鲜明,立体感强。LCD显示器的对比度都能达到数百比一,实际上你很难发现400:1和600:1的差异,因为在通常的光照环境下,环境光线破坏了对比度,无论显示器自身对比度如何,实际可见的对比度可能都只有100:1甚至更低。要达到基本的显示效果,显示画面的实际对比度应该不低于20:1-30:1。当环境光线很弱,例如夜晚关闭灯光看DVD电影的时候,你还是能够发现亮度相同而对比度不同的两台LCD画面效果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它们显示暗色背景的亮度不同,我们的眼睛对于暗画面的敏感程度要明显超过亮画面,0.3尼特和0.5尼特之间的视觉差异比250和300尼特还要明显。

视角特性:

成长的烦恼和喜悦——LCD市场、技术与导购

当视角改变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会发生变化。

LCD的视角特性远不如CRT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这类主动发光显示器。当视角增加时,画面的对比度会下降,对比度下降到10:1或5:1时的视角的两倍,就是厂商标称的视角范围。遗憾的是厂商通常不说明他采用10:1还是5:1作为标准,所以你很难通过标称值来对比不同厂商的产品。一般情况下60度水平视角的时候:15英寸显示器能保持10:1的对比度,部分高档型号可以达到20:1甚至更高;17英寸显示器对比度在15:1-25:1左右,部分高档型号可以超过50:1;19英寸显示器大多超过20:1,高档型号可以达到100:1以上。总的来说大屏幕显示器视角特性会好一些。通常,LCD的水平视角特性比垂直方向要好一些,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LCD显示器都会牺牲垂直视角特性来达到增亮的目的。视角改变时还会引起色彩变化,最常见的是画面会变红。当视角变化不大的时候,色彩变化对视觉效果的影响会比对比度衰减更明显,也更容易通过肉眼观察出来。

色彩范围:

色彩范围就是指显示器可以显示出的全部颜色种类,体现在CIE色彩空间就是由其R、G、B三原色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色彩范围越大,说明显示器能表现的色彩越丰富,画面也就越鲜艳夺目。你也会听到厂商宣称他们的显示器色彩饱和度是70%云云,这里所说得的色彩饱和度通常是用LCD的R、G、B三角形的面积除以NTSC色彩规范定义的RGB三角形色彩范围所得到的百分比,数字越高越好。LCD的色彩很大程度上受到背光和滤色片的限制,颜色常常不如CRT等主动发光显示设备那样鲜艳靓丽,特别是早期的LCD显示器。如今有不少LCD显示器的色彩范围接近70%NTSC,与CRT显示器不相上下了。但是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廉价的LCD以及笔记本电脑使用的液晶面板往往色彩饱和度不高。其实判断显示器的色彩范围大小并不难,用眼睛就可以。只要把两台显示器放在一起,让它们显示相同的画面(画面最好包含RGB纯色色块),你很容易发现它们在色彩表现上的差异。

    [b] [采购指导二] [/b]

层次过渡

成长的烦恼和喜悦——LCD市场、技术与导购

层次过渡是指颜色从明到暗变化,层次越丰富,这种变化越细腻平滑,不容易看到分层。

与CRT显示器相比,LCD显示器层次表现也有不足。CRT是模拟设备,如果不考虑输入信号的色彩信息,其本身是可以实现连续的明暗层次变化的,色彩深度级可以无限。LCD通过液晶分子旋转角度控制光线通过量从而控制色彩明暗变化,旋转角度可以连续变化,那么按说也应该具备连续的深浅变化能力,不过实际上并非如此。LCD面板是数字器件,其控制电路通常分为6位或8位等几种,6位面板可以显示26=64级明暗变化(即灰度级),而8位面板可以产生28=256级层次。Windows操作系统R、G、B每色使用8位表示,所以使用8位LCD刚好合适。不过,从实际的效果看,尽管8位液晶面板可以产生比6位面板更丰富的层次变化,却并不能真正达到256级灰度的平滑效果,仍然可以或多或少地看到分层现象,而接收同样的256级灰度的信号的时候,CRT显示器的层次就很平滑均匀。要发现LCD的色彩过渡是否平滑,你需要一幅包含色彩浓淡渐变的高质量图像,如果使用Displaymate一类的显示器测试软件就简单了,这些软件带有这类测试图样。

动态范围

成长的烦恼和喜悦——LCD市场、技术与导购

显示器是否能很好的区分出很亮的信号之间的细微差异,以及很暗的信号之间的细微差异,就是动态范围。

经过细致调整,LCD的动态范围可以满足256级层次变化的需要。适当降低对比度,总可以让亮部层次都清晰地表现出来。不过,不少显示器的暗部层次有缺失而且无法补救,这并非LCD本身问题,而是电路设置问题。大多数LCD只有背光调节,没有BLACKLEVEL(暗电平)或GAMMA调节,所以如果厂家调整的不细致,造成一些较暗的层次无法表现出来,用户就很难解决了。尽管有的显示卡以及应用软件本身带有GAMMA调整,但是这样不仅麻烦,而且仍然会对部分LCD无济于事。其结果就是你在CS中激战的时候,对黑暗中的敌人毫无察觉。要考察LCD是否存在这类问题,你需要使用Photoshop生成一些亮度很低的灰色块,例如灰度级0、5、10、20,看看LCD是不是可以把他们区分开来。

色彩跟踪:

色彩跟踪考察的是画面亮度发生变化时,色彩是否能保持恒定而不发生漂移。

LCD的色彩跟踪问题比较普遍。如果观察0-255级灰度变化图样,你会发现中间的某一部分可能会偏红或偏蓝,不是纯正的灰色,这就是色彩跟踪不好。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在整个亮度区间内精确校正R、G、B三色的相对强度。检查色彩跟踪的简单方法是看看灰色的Windows窗口是否带有红色或蓝色——如果你使用Windows XP,应该把外观风格换成Windows经典样式。如果要用于严格的图像处理工作,对色彩准确性要求高,色彩跟踪应该尽量好一些,而即便是日常应用,浏览照片的时候出现一些局部偏色或窗口偏色也会看起来很不舒服。

响应时间

成长的烦恼和喜悦——LCD市场、技术与导购

响应时间是指显示器画面切换需要的时间,通常是指从暗到亮需要的时间与从亮到暗所需时间的总和,严格的说叫做全程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表明显示器能否快速切换画面。通常,视频画面切换速度在25-30帧/秒,所以要满足视频播放的需要响应时间应该小于33毫秒,游戏、动画的画面切换速度可以更高,甚至超过60帧/秒,所以响应时间越短越好。CRT显示器响应时间小于1毫秒,我们人眼已经察觉不出来了。市场上主流的LCD响应时间在12-25毫秒之间,响应时间短的价格会高一些。好在我们的眼睛捕捉动态画面并不很精确,所以你会发现16毫秒同25毫秒的差异以及12毫秒同16毫秒的差异不是很明显。不过,对于游戏发烧友来说特别是CS一类的射击游戏,画面中物体运动速度快,而且明暗变化突然,一些25-30毫秒的LCD的延迟现象比较容易发现。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响应时间仅仅考虑了纯黑和纯白画面切换,包含灰色画面的切换时间会长的多,这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视觉效果,但是遗憾的是厂家不会为我们标注这种响应时间。不能仅仅根据标称的响应时间挑选LCD,最好还是眼见为实——使用你熟悉的游戏软件看看延迟问题是否严重到干扰你游戏水平的发挥。

选购要点:

性能选择的总原则是够用即可,不可盲目攀比,否则你可能花了钱得不到实惠。

除了个别不知名厂商的廉价产品,大多数产品的亮度都接近200尼特,对比度接近400:1,这对于普通家用和商用来说已经足够了,所以除非有特别需求——例如需要在明亮的环境下使用或喜欢关闭灯光看DVD等,不必要对这些参数过分追求。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厂家、甚至同一厂家不同型号的标称值之间都没有可比性的,而且到电子市场实地考察会发现,通过优化对比度和亮度设置以后,LCD之间的亮度、对比度差异并不容易察觉,所以没有必要对说明书或宣传彩页上几十尼特的差异耿耿于怀。

不同档次的液晶面板视角范围、色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可有些显示器价格高不一定是因为选择了高档面板,是在外观、功能等方面有些特殊之处,所以你不能仅仅看价格高就认为液晶面板的性能也一定好。视角特性、色彩范围、层次表现以及色彩跟踪等特性对视觉效果的影响较大,对于较多从事照片图像处理的用户标准应该更高一些,而即便是普通用户如果预算充裕也推荐尽可能提高要求。如果以娱乐用途为主——看电视、DVD电影、玩游戏,要适当注意响应时间,不过追求响应时间短也会让你付出更多钱财,所以量力而行。

价格较高的LCD往往会提供一些附加功能,也就是说如果你需要这些特性就必须要多付出一些。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预算情况加以选择。这些特性主要包括:DVI数字接口、USB集线器、摄像头、音箱等等。另外,一些中高档LCD底座可以支持俯仰、水平旋转、升降等多种自由度,还能垂直翻转显示器成“肖像”模式,便于文本编辑和网页浏览。

我们特别提醒你关注产品的坏点情况。LCD经常会出现坏像素,也被称作坏点。通常亮点——始终点亮的像素比暗点——始终无法点亮的像素更显眼。只有一些中高档产品才会做出零亮点或零坏点一类的承诺,而多数LCD限于成本限制总是允许存在一定的坏点。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坏点政策会不相同,所以你最好在采购之前询问清楚,避免购买以后发现问题得不到满意的解决。

保修问题应该引起相当的重视。LCD比较“皮实”,但是事情总有万一,所以采购前有必要考察一下厂商的服务网点是否就在你居住的城市或离你住处较近,是否可以提供备用机,是否免费上门服务等等,这样可以避免出现问题以后一筹莫展。LCD里背光灯管比较容易老化损坏,个别使用较多的LCD在两三年后灯管就出现明显变暗或不均匀一类的问题。所以建议购买前咨询一下厂商对背光的保修期是多长,是否提供背光更换服务。

目前市场上的LCD品牌很多,品质良莠不齐。通常,实力较强的大厂商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而售后服务也比较有保障,他们的产品售价可能会贵一些,但是会让你用起来更省心放心。如果仅仅一两百块的差价,还是不要图一时便宜而为日后埋下隐患。

    [b] [产品简介:BENQ、LG、PHILIPS] [/b]

BENQ

明基LCD型号开头都是“FP”,其后第一位数字是5是指15英寸,7就是17英寸。第二位数字则代表了不同的系列,各自的特点、性能、定位不同,下面就分别介绍这几个不同的系列。

“3”代表商用系列,包括FP531、FP737系列,采用窄边款设计,简洁大方。FP737s-D采用16毫秒面板,还提供了模拟数字双输入口。

“5”系列是家用系列,温暖简约的设计风格,体现生活的舒适性。包括FP556系列和FP756系列,全部采用16毫秒或更高速的液晶面板,其中的FP756-12ms采用了12毫秒面板,而且色彩饱和度达到72%NTSC,和CRT显示器相当。

成长的烦恼和喜悦——LCD市场、技术与导购

对于高端用户,明基提供了“豪华尊贵”系列,包括FP791和FP783。FP783是前不久发布的新品,它独特的地也造型底座和白瓷质感机身显得非常抢眼。它采用12毫秒液晶面板,特别适合游戏和多媒体视频应用。它还集成30万像素的摄像头,USB集线器,可选配音箱。可以说这一款秀外慧中的产品,当然它的价格也较高。

除上述产品,明基还有大屏幕系列,尺寸从19英寸到23英寸宽屏幕,适合专业和行业用户。

LG

LG 的LCD型号的前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尺寸,15就是15英寸,17就是17英寸,以此类推。后两位则代表外观型号系列,相同系列外观设计相似。10系列包括L1510T、L1710B,是普及型产品,性能价格出色。20系列包括L1520B、L1720B、L1520P、L1720P,外观时尚、完美、颇具现代感是20系列独特之处。30系列有L1530S、L1530P、L1730S、L1730P几个型号,主要是10产品的升级版,性能功能方面都有提升。例如L1730P和1730S,新上市的产品全都采用12毫秒高速液晶面板,在游戏、多媒体视频应用中有很好效果。而且它们还都采用了LG独特的复真芯片,可以自动优化图像效果,改善显示质量。L1730P还通过了TCO’99认证。还有一款L172WA,采用1280x768分辨率、宽视角面板,支持视频输入,标称亮度高达550尼特,适合影音娱乐应用。

成长的烦恼和喜悦——LCD市场、技术与导购

LG型号的最后一位英文字母代表了产品的定位和特性。S系列主要是普通级产品,设计相对比较简单,技术性能一般,适用于普通消费者;P系列产品主要指高端产品,专业化程度较高,技术性能要求相对较高,提供数字模拟双接口,适用于高端消费者;T系列产品主要是指带TV接口功能的LCD显示器,可播放电视,适合家用;W代表是宽屏幕产品;A代表提供音箱。

这样,同一外观的产品可衍生出不同功能、性能和定位的产品,可以满足更多样化的需求,便于用户按需采购。

PHILIPS

飞利浦把它的产品线划分成两大类,一类面向商用,主要面对公司、SOHO类用户,商用系列包括S系列,B系列和P系列。另一类面向家用,外观更加时尚漂亮,适合个人消费者,包括X系列,T系列和C系列。

成长的烦恼和喜悦——LCD市场、技术与导购

S系列价格易于接受,没有太多附加功能,注重性能价格比。150S5/170S5具备16毫秒响应时间,具备SRGB色彩模式,通过了TCO’03认证。

B系列属于中档产品,150B5/170B5提供数字和模拟双路输入,提供了零亮点保证并且通过TCO’03认证。

P系列为高端专业产品,具备飞利浦独特的数字显亮技术,提供数字和模拟双输入,提供零亮点保证并通过TCO’03认证。其中,170P5还具备12毫秒短响应时间。 C系列是注重性能价格比的产品,价格相对容易接受一些。支持SRGB,通过了TCO’03认证。

X系列面向中高端用户,具备数字显亮技术,保证零亮点,内置音箱,通过TCO’03认证。视角较宽,17英寸的170X4超过了160度视角。

T系列是注重多媒体娱乐应用的LCDTV。内置音箱,可以接受电视信号,还支持多路视频输入,可接收DVD、HDTV信号。17英寸的170T4采用了1280x768分辨率,16:9画面比例,160度超宽视角,标称亮度达到450尼特。

    [b] [产品简介:Samsung、Viewsonic、其他品牌] [/b]

Samsung

三星新近发布的显示器开始全面提供5大“魔技”:“魔调”技术可以让用户使用鼠标进行OSD项目调节,“魔亮”能实现文本、上网、娱乐三级亮度优化,“魔速”提供12毫秒短响应时间,“魔旋”技术可以使显示器仰角、高度随意调节,或进行90度垂直旋转。魔彩技术则可以自动调整图像色彩和层次对比,优化画面效果。

成长的烦恼和喜悦——LCD市场、技术与导购

三星LCD产品型号以后缀英文字母体现产品的系列特点。

15英寸的510V以及17英寸的710V所属的V系列强调性能价格比,贴近大众消费层次。

N和T系列属于中高端产品,N系列采用模拟接口,T系列则提供数字模拟双接口。代表产品710N是为专业用户、商务人士设计的机型。它具备“魔速”、“魔调”、“魔亮”技术,同时,采用超窄边框设计,支持多屏幕拼接功能,便于用户的现场演示。

X系列是高端产品,例如172X采用超轻、超薄、超窄边框”设计,外形非常吸引人,还具备“魔速”、“魔调”、“魔亮”技术提供高性能表现。它提供了数字/模拟双输入,适合专业设计人员、白领阶层、铁杆游戏玩家、数字视频编辑人员以及DVD影迷们等时尚人士。

P系列是高档专业系列。173P采用超宽视角超高对比度液晶面板,还应用了三星“魔调”、“魔亮”、“魔旋”技术支持模拟和数字双输入,通过了TCO '03认证。它性能出色,外型灵动时尚,是成功人士、商务办公、专业用户的很好选择。

Viewsonic

优派将它的LCD生产线分为5大“派”系,根据目标用户赋予了不同的定位:

VE系列是“个性派”。采用银黑色时尚外观设计,简单而富于个性化。它并不刻意强调性能,而是更注重性价比,易于接受的价格非常适合大众用户,学生、网民、SOHO一族都是它的目标用户。

成长的烦恼和喜悦——LCD市场、技术与导购

VA系列被称作“完美派”,它采用高规格液晶面板制造,确保全屏无亮点。

VG系列是“白领派”,该系列内置多媒体音箱,具有DVI和模拟双输入、TCO’03认证(部分机种)、sRGB色彩管理,部分机种还具备12ms或16ms超快响应时间。VG系列跨越15到19英寸,凭借较高的性能更适合中等收入的公司白领、发烧友、以及绘图应用等理性消费族群。

VP系列是“专业派”,也就是专为行业上有特殊需求的专业人士而设计。VP系列跨越了17到23英寸多种尺寸,包括至今保持全球922万像素最高分辨率纪录的VP2290b。VP系列采用超窄边框设计,支持多屏拼接显示,不仅外观很酷,更重视图像品质。它的多自由度底座还可旋转屏幕成肖像模式。VP系列的价格较高,不过用户能得到更多性能回报。

优派称新近发布的VX系列主要为追求与众不同的生活品味与品质的超凡人士而设计,所以被称作“超凡派”。它的造型的确新颖别致。VX系包括15英寸到19英寸,均配备了DVI数字及模拟双输入接口,全面支持sRGB色彩标准。

优派显示器型号命名规则是首先是两个英文字母代表“派系”,其后第一个阿拉伯字母是“5”代表15英寸,“7”代表17英寸,“9”代表19英寸,依此类推。型号最后一个英文字母“s”代表银色,“b”代表黑色。

其他品牌

除了上述5个品牌,还有一些品牌也不能忽视。

EIZO是在专业和行业领域有极高声望的著名显示器厂商,它的产品凭借精益求精的品质和高性能赢得了极高的口碑,几乎成为专业的代名词。它的MultiEdge系列是为各类商业和行政应用需求而设计的,采用了三边窄边框设计,内置音箱。SlimEdge系列为财务交易以及绘图制作应用设计,采用四边窄边框设计,多自由度底座可以支持屏幕旋转成肖像模式。ColorEdge系列是针对图形印刷和数字图像工作的专业人士要求而设计,在色彩精度和校正管理方面达到了高标准。上述产品都提供数字模拟双输入,宽视角屏,灰色型号通过TCO’03认证。

SONY曾经是显示器领域举足轻重的品牌。CRT时代,它的特丽珑显像管成为众多高端显示器的标准配置,而索尼CRT显示器更是凭借高性能得到不少专业人士青睐。不过进入LCD时代,SONY似乎没有了往日的风光,它不再像CRT时代那样为别的品牌显示器提供关键组件——SONY LCD开始使用别家的液晶面板。然而,SONY的品牌影响力依然让人们对它的产品寄予期望。不过遗憾的是我们一直没有机会评测SONY的产品,所以很难为大家作详细介绍。SONY的LCD显示器究竟表现如何,我们希望能早日揭开谜底。

NEC/三菱也是举足轻重的显示器品牌。由于即将发布新品,无法及时送测产品,遗憾的错过了本次测试

成长的烦恼和喜悦——LCD市场、技术与导购

还有一些经常可以在市场上见到的品牌,其中AOC、宏基(ACER)、美齐(JEAN)、纯净界也都送来了产品参加测试,下一期我们会详细介绍。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