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互联网没有总统,但却有女王,她叫玛丽·米克(Mary Meeker),一位刚刚由分析师转型为风险投资家的53岁女性。1995年,时任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的米克便预见到,一股空前的创新浪潮将会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创造巨额财富。她将观点汇总为一篇标志性的报告,并迅速确立了“科技界的诺斯特拉德马斯”的地位(译注:诺斯特拉德马斯是法国占星家)。
作为一名金融分析师,米克帮助摩根士丹利抓住了网景、Priceline和谷歌等重大IPO(首次公开招股),还推荐了亚马逊、AOL、Intuit和戴尔等印钞机。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很多与她同一时期的分析师因为昧着良心唱多股票遭到市场的唾弃,甚至监管部门的惩罚,但米克却出淤泥而不染。之所以能够独善其身,部分源于米克对自己观点的坚信不疑。即使面临暴跌,她依旧坚持信仰。在投资者丧失信心时,她仍然看好部分科技股的价值——例如亚马逊。那些听从她建议的投资者获利丰厚。
如今,所有人都在听从她的建议。自2000年代中期开始,她每年针对互联网现状发布的报告本身就已经成为科技行业的重要事件。米克一直准确地把握着这科技和投资行业的脉搏,从移动计算的普及到中国市场的崛起,无一遗漏。她今年5月在All Things Digital大会上发布了最新报告——19分钟的演讲用了99张幻灯片。在报告中,她重点强调了一个趋势: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都在发生变化——连接(手机)、付费(Square)、生产(3D打印)、逛街(One Kings Lane),甚至是教育(Codecademy)。她将这一趋势总结为:“一切,重新想象”。
2011年,米克也开始重新想象自己的生活。在华尔街混迹了20年的她,搬到了总部位于沙丘路的KPCB,成为了一名风险投资家,负责领导规模达10亿美元的“数字成长基金”(Digital Growth Fund)。她不仅将赌注压在Square、Spotify和Twitter等著名创业公司身上,还投资了Lending Club、DocuSign和Waze等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她最近在总部接受了《连线》的专访,用随身携带的iPad对过去10年的报告进行了总结。以下为新浪科技带来的编译节选:
问:你每年都会发布一份互联网趋势报告。这些趋势源于你的研究?还是仅仅搜集了各种数据,来佐证你已经看到的趋势?
答:二者都有。例如,我去年在KPCB总部闲逛时,透过玻璃幕墙看到会议室里有一些工程师在与我们的一位风险投资家沟通,我看到他们的演讲用词很漂亮。我从没看到身着法兰绒衬衫的男性工程师还能做出漂亮的PPT。真没见过。随后,我绕着大楼转了一圈,看到了另外一组很漂亮的幻灯片。同一件事情,同一天发生。我发现情况有点不同寻常。所以,当设计与技术的整合日益密切时,我便越发清晰地意识到,这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
问:这些报告不只是针对投资者——这些互联网趋势还透露出一些技术或文化上的信息。
答:我同意,我们今年就注意到这样一个趋势:人们都愿意尝试我在演讲中提到的应用。
问:你推高了Waze应用的流量,你似乎成了广告代言人。
答:我们是投资者,我们喜欢这款应用。它刚刚突破2000万用户,无论是在纽约、密歇根、科罗拉多还是土耳其,我都曾使用过它,感觉就像是拿在手中的一款视频游戏。
问:你是否曾经因为个人喜好投资过一款产品?
答:在我最成功的投资中,我都使用过他们的产品。例如苹果。当我买第五部iPod时才突然想起来,我的第四部还没有拆封,包装一直好好的。
问:这种策略给你带来的最大成功是什么?
答:我个人?亚马逊、Intuit、eBay。
问:你迷恋eBay吗?
答:是的。它的迷人之处体现在:人们不会说,“我刚刚在eBay上买了个东西。”而是会说,“我刚刚在eBay上赢了个东西。”我本人也是这样。这种体验令我振奋。我还从eBay上买了一辆车。
问:什么车?
答:日产Xterra,二手的。
问:你把这种亲身实践的理念也带到了KPCB了吗?
答:是的,我给数字成长基金定了一个规矩:我们投资的每一家公司,都必须安排专人密切了解并使用他们的产品。但真正负责投资的不能是同一个人——甚至不能是恰好对该产品十分迷恋的人。例如,我们投资了Zynga,但我们不希望熟悉游戏行业的宾-戈登(Bing Gordon)负责这这笔投资,他被安排去了解Codecademy。每过6个月左右,他都会向我们介绍Codecademy的最新情况。如果报告中有什么有帮助的信息,我们就会将报告发给该公司。
问:在1990年末的互联网繁荣时期,你是科技股最大支持者,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你现在如何看待那一时期?
答:火上浇油是你的看法,我不同意。投资周期有着一定之规:起初没人相信,随后开始有人相信,然后便进入了转折点——很多人相信。于是,市场开始繁荣,最终破裂。如果你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报告,我们曾经多次强调:我们相信会有少数公司能够创造巨额财富。在一个典型的年份中,通常会有两家公司上市并产生10倍的投资回报。我们的工作是努力找到这两家公司。如果你看看我们的综合回报率,便会发现这非常可观。
问:你在泡沫时期是否有过不堪回首的遭遇?
答:@Home表现不佳。HomeStore令人极其失望,它的估值和上市时机都犯了错误。商业模式也存在错误,在Homestore和@Home的案例中,我们把商业模式搞错了。
问:现在是否身处另一个泡沫?
答:我认为公开市场没有泡沫,但私有市场有一些公司的估值过高。公开市场估值低于私有市场,但情况不应如此。会有很多公司无法支撑自己的估值。
问:你为什么离开摩根士丹利和华尔街,转行做风险投资?
答:我一直都想投资。KPCB十年来一直在跟我谈合作的事情,我感觉如果现在不做,可能永远都不能做了。我似乎有很多相关经验可以应用到新的周期、新的成长型企业中。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代,我们都曾看过相似的状况。
问:你目前为止学到了什么?
答:风险投资专家比我想象得更努力。
问:你如何决定是否投资一家公司?
答:需要看一些很基础的事情。机会大不大?管理团队是否优秀?产品或服务是否优秀?从这一点来看,与我在摩根士丹利的工作没有太大差异。我们可能会调查一千起IPO,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不仅仅是数字,还有企业家的能力。我们有点像伯乐。
问:你怎么确定一个人是否优秀?
答:约翰-多尔(John Doerr)说,你必须把传教士与雇佣兵区分开来。优秀的人才对产品有着不可思议的热情,Spotify的丹尼尔-艾克(Daniel Ek)就是绝佳的例子。如果你问他一个问题,他已经有答案了,他已经深刻思考过这个问题。如果他不知道,他会努力找出答案。
问:你去年发布了一份名为《美国公司》(USA Inc。)的报告,把美国当做公司来分析。你的结论是,美国正在失去优势,除非改变方向,否则财务前景会非常凄惨。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答:2007年10月,我住在纽约,抵押贷款问题的严重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在那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我们加入了一张幻灯片,内容是:“当心,抵押贷款出了问题。”第二年,当我们处于金融危机最黑暗的时刻时,我感觉有责任谈谈这个问题。互联网企业家或许认为没有必要关心失业率或GDP增速,但实则不然,因为这都会影响到你的企业。当时的那次演讲主题是:“等待一年熊市,制定五年计划。”
此后,我问我们数字团队的同事梁-吴(Liang Wu),如何合并美国10年的财政报告,就像合并谷歌的财务报告一样。他说大概要花三四个小时。于是,他便着手去做,我边看边说:“哦,我的天,人们应该想想这个。”
问:你曾经多次指出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补助等内容,这占到2010年联邦政府开支的57%。
答:没错,这令人很尴尬。我们缴了很多税,但我们只有研究政府财政报告才能知道这些税都用到了哪里。如果我能决定,我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分配我的税金。我会继续将这些钱分配到保险中,这是最重要的。我希望我们能够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系统,促进未来的增长,促进就业和教育的增长。我们应该帮助美国人照顾好自己,尽量提高资金利用率,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实现自助。
问:硅谷与美国其他地方脱节了吗?
答:这得看你怎么理解。硅谷有很多移民——有的来自其他国家,有的来自美国其他地方。在旧金山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工作的锡拉库扎移民的孩子能够了解美国的现状,2008年被金融服务公司裁掉的人的孩子也可以体会到美国的现状。
问:你本人也是移民。
答:我在印第安纳东北部的一个小镇长大。我的童年都是在美国度过的,我生性乐观,父亲50多岁才有了我。他40多岁时自愿参加二战。他第一次出国是坐船从旧金山去日本——他看到了世界,并带回了很多乐观的性格。他是一名成功的律师,也是一名成功的钢铁商人。所以,我很幸运,我在美国快速增长的时期在钢铁行业长大。我的成长经历让我相信一个人可以产生的影响。在印第安纳,你可以从篮球中看到这个现象:小城镇可以打败大城镇,就像电影《球场雄心》(Hoosiers)里演的那样。这是企业家吸引我的一个原因。
问:硅谷的企业家过得很好,但硅谷为美国其他地方做出了什么贡献?
答:我感觉人们活得更好,是因为他们可以以很低的成本获取各种信息。娱乐越来越便宜,求助越来越容易,很容易避开麻烦。我认为,科技让一些原本很糟糕的事情不再那么糟糕。
其次,硅谷也已经不同以往。对比1980年代的甲骨文和现在的Facebook的管理团队,便可以发现:前者看重销量,后者更重视改变世界。他们的心态和理念都有了变化。很多刚刚毕业的青年才俊都很谦卑,他们目睹过父母长辈在经济困难时的遭遇。他们不会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他们感觉应该走自己的路。这些孩子们正在创造不可思议的东西。
问:你是从前来融资的人身上看到这些特点的吗?
答:是的。想想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招股书的公开信中引用的那句话。(她拿出iPad,开始寻找。)“我们希望重构人们传播和消费信息的方式。”这是我迄今为止听到的最傲慢的话。但他拥有9亿多用户,他或许说的没错。5年后,我们回过头来看今天的话,或许会认为他的野心还不够大。
但对我来说,还是谷歌的使命最有力量——“组织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和使用。”我们参与了他们的IPO,我不得不问自己:“我们认同吗?”我本来可以说不。但我记得我是这样想的:“老天,他们或许能做到。”
问:那次IPO很另类,两位不同寻常的创始人采用了不同寻常的上市方式。
答:对,他们很怪。他们很倔强,优秀的企业家很多都很倔强,但他们善于倾听。我原以为微软会让他们难堪,以为他们的利润率会在几年内下滑,但情况并非如此。
问:你所在的行业中,女性占少数。有人抱怨科技行业女性的声音太小,你有何看法?
答:没人强迫我非要做科技这行。我之所以做,是因为我有激情。我认为,如果女性有激情,而且真心愿意成功,就能成功。从相对数字来看,男性显然占优。但从绝对数来看,科技行业有很多成功的女性。
问:KPCB现在卷入了一场沸沸扬扬的性别歧视案,你是否担心这会影响公司声誉?
答:这是法律问题,我不能发表评论。
问:你采访中好几次用iPad找资料。你什么时候不用iPad?
答:很少。打高尔夫球时不用。
问:最后一个问题,你对别人管你叫“互联网女王”怎么看?
答:女王总比奶奶好吧!我总会时不时地摆点架子。比如,有三个人在公司的餐区等着用咖啡机,我会说,“不好意思,我是‘互联网女王’,能插队吗?”比这糟糕的称呼有很多。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