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防伪新高招:隐形二维码
2012-09-18 13:31:28  出处:快科技 作者:上方文Q 编辑:上方文Q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现在,小小的正方形二维QR码已经遍布我们的每个角落,拿出手机扫一扫,许多事情都可以轻松完成。那你有没有想过用二维码防伪呢?当然了我们都知道,普通的二维码是可以随意复制的,不具备防伪能力,但科研人员们还是想出了高招:把二维码变成隐形的。

其实这首先得感谢近年来出现的两项新型防伪科技。一是只有在特定波长光照之下才会现形的荧光染料。荧光染料的独特之处在于,如果在某物质里掺入了该种染料,物质的PH值、粘度等属性将改变染料现形所需要的波长,造假者必须将物质造得一模一样才能骗过防伪。

二是二是模拟昆虫身上炫目光彩的蝴蝶翼印刷技术。它用纳米颗粒模仿了昆虫翅膀上的小鳞片,纳米颗粒排布的不同将改变印刷品在光照下反射的光。

据报道,借助这两项技术,美国南达科塔大学矿业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了出了一种新的隐形二维码,只有激光扫描时可以显示,让造假者几乎无法复制。这项技术未来有望应用在货币、票据和名贵烟酒等被假李逵横行霸道的领域内。

研究人员先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二维码,再将掺杂了镧系元素的纳米颗粒、蓝色和绿色荧光油墨混合造出制作二维码需要的粒子,然后通过一个气溶胶喷射打印机喷将它们在实物上,就得到了隐形的二维码,我们用裸眼是看不到的。

要看到这些图像,必须借助近红外激光的照射,然后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进行扫描。也就是说,使用该防伪功能需要在智能手机上安装红外摄像头,或者由商家提供红外激光扫射设备,再使用智能手机扫描图像。

虽然小小的纳米颗粒听起来很脆弱,但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材质的稳定性很高。研究人员将隐形二维码打印在纸上,并经过了50次的随机折叠,发现依然能够扫描成功。不过关于荧光油墨是否会在折叠和摩擦后受损,50次的测试可能不太够,如果要把这种防伪技术应用到货币等地上的话,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损耗测试工作。

这项隐形二维码技术的另一大缺点是生产过程比较复杂,需要90分钟才能弄好,普及难度太大,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别人想要造假就更是难上加难,必须拥有纳米粒子的排列设计图,还得知道纳米粒子与印光染料的配兑比例,因此想要通过逆解码破译这些信息也近乎天方夜谭。

项目主要负责人Jeevan Meruga表示,以他们目前的技术水平,可以把制作过程缩短到10-15分钟。虽然这还是太慢,但的确给有急切防伪需求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了一个无可匹敌的选择,假以时日更加完善的话还是很有前途的。

防伪新高招:隐形二维码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智能手机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