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三联屏驾驭固态硬盘:体验双雷电接口
2012-08-09 10:34:08   编辑:上方文Q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雷电:尚未成功 仍需努力

经过三联屏以及SSD传输测试,相信大家对雷电接口及第一款双雷电接口的主板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其实今天带大家体验的仅仅是皮毛而已。搭配Intel IVB处理器实现华丽的三联屏,难道这就是雷电接口所能被挖掘出的全部价值么?

三联屏驾驭固态硬盘:体验双雷电接口
雷电只用来三联屏确实有点寒碜它......

雷电接口的速度能够达到10Gb/S,然而目前几乎没有设备的带宽能够达到雷电接口的速度峰值,这说明雷电接口的剩余价值没有被完全挖掘。另外,雷电接口10Gb/S的速度也仅仅是理论传输值,那么实际上又如何呢?就拿我们本次测试的对象——雷电硬盘座及SSD来说,硬盘座的原理是通过SATA转雷电来实现数据传输,那么SATA-雷电的主控,能否达到雷电接口苛刻的要求呢?

三联屏驾驭固态硬盘:体验双雷电接口
诸如SATA转雷电等主控芯片的性能还略显乏力

硬件设备及转接主控带来的技术瓶颈函待解决,软件及驱动方面不成熟的表现同样制约着雷电接口的发展。此外,雷电接口价格高昂,要知道任何迅速普及的接口都拥有一项重要的特质,那就是低廉的成本。

三联屏驾驭固态硬盘:体验双雷电接口
主动式线缆成本高昂

另外,串联原理的雷电接口所带来的优势是你只需一个接口,就可以依次串行连接多个设备,当然这样的代价是每个设备需要独立处理芯片。目前,所有雷电接口设备均配备了一套处理芯片,这样的后果就是巨额高昂的成本。目前,凡是雷电设备的价格都贵的离谱。

三联屏驾驭固态硬盘:体验双雷电接口
Intel对雷电寄予厚望

当然,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雷电是一只潜力股。高达10Gb/S的带宽尽管在现在看起来有些飘渺,但其为今后外接设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空。另外,雷电极有可能成为一种高度集成的接口,让种类繁多复杂的接口类型都荡然无存。标准的统一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非凡,第一是可以让线缆高度简洁化,其次,消费者无需辨认鱼龙混杂的种种线材,一切只需雷电即可,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能够破除以上诸多障碍并成功突围,雷电接口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共同期待:雷电尚未成功,雷电仍需努力!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技嘉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