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爱立信宣布通过一系列概念论证和技术演示证明,用人体作为通信线路时,有微弱但安全的电信号通过体内,并能实现6-10Mbps的传输速率。
试验表明,人体可以作为通信网络的一部分使用——当一只手拿手机,另一只手放在另一个设备上,人体就能即时、高速收发信息。爱立信称,试验中达到的最高10Mbps的速率已能传输几乎任何信息内容,并且实现20-40Mbps的速率已为时不远。
爱立信将这种用人体作通信导线的试验命名为Connected Me(人体即网络)。据了解,目前已经成功用于演示的案例包括:智能手机的流媒体音乐传输、手机拍摄的照片传输、从设备上获取网页链接,以及向门把手上发送密码信息来开启门禁。
据爱立信介绍,用于演示的智能手机装有一个特殊数字回路,可进行容性数据传输。该回路连接一块金属板,其功能是将信号发送到人体内;另一方面,在接收端装有相似的回路和金属板,可检测到流经人体的微弱信号。
据介绍,试验通过调整发射机电极的电压并监测接收机电极上的电位差,信号得以发送。这时在人体中除了存在电位差,还将流过一个小电流。
爱立信称,试验中所利用的物理现象为“电容耦合”,即利用人体内自然产生的信号,在人体和设备之间传递信息。因为试验通过人体的电功率非常低,所以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
这项试验的意义在于,利用“电容耦合”技术可通过人体等有机体传输信息。如果将这种方法与目前数字通信中所有的常规通信方式结合起来,可以得到一种超强组合体,它不仅有利于技术创新,还能实现目前的技术很难、或者根本无法实现的交互性。
爱立信认为,“电容耦合”技术在未来可能存在很大的市场发掘空间,利用这一技术,人类生活将变得更加便捷。比如,通过触摸门把手,就可以打开门禁;轻触收银台,便可完成购物支付;通过握手,就可以交换名片信息;触摸电视屏幕,就可以下载图片和电影;通过简单触摸,便可以获得包含互联网链接、应用及信息的电子打印品。
据了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早在1995年就曾演示过“电容耦合”技术,当时的传输速率为2.4Kbps。此后,韩国的KAIST大学和日本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也先后进行过此项人体通信技术的研发。(文/网易科技)
本文收录在
#生科医学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