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彼得牛质疑Wii U可视手柄
2012-06-08 09:53:53  出处:快科技 作者:Zhengogo 编辑:Zhengogo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业界大牛Peter Molyneux(牛蛙创始人)看过任天堂的E3展示后对记者表示,让玩家的注意力在手柄和屏幕间来回切换有点强人所难:

"我还没参透Wii U的用意,我观察到玩家有时候会搞不清他此时应该看哪块屏幕。"

"我觉得要求玩家同时照顾两块屏幕有点强人所难,有些游戏会要求你时不时地在两块屏幕间转移注意力。"

原文读者评论:

——大牛开车的时候会被后视镜搞得心神不宁吗?

此评论赢得任青朋友们一片叫好声。但Wii U可视手柄可不仅仅是余光一瞥这么简单,更多时候还得低头操作。如果一定要与开车相提并论,摆弄它更像是开车时发短信。

既然已告别微软成为中立势力头面人物的彼得牛都开腔质疑,那竞争对手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泼凉水的好机会——微软游戏事业部负责市场业务的Yusuf Mehdi问到:

"问题在于,如果你玩的是一款要求实时响应的游戏,在两块屏幕间低头/抬头切换注意力的速度能有多快?"

Mehdi认为自家的SmartGlass在这方面做的不错,因为牵涉其中的平板最多只是一个有着直观界面的可视型遥控器,大多数时候它只用于流媒体扩展,类似苹果的AirPlay。

彼得牛质疑Wii U可视手柄

彼得牛质疑Wii U可视手柄

另外,彼得牛于E3期间还向《新科学家》的记者介绍了一款实验性游戏项目,号称有着业界最贵的游戏道具。

该游戏名为《好奇心》(Curiosity),多名玩家身处一个虚拟房间,面对同一个黑色立方体。玩家可敲打其表面使其逐渐剥离,同时也能看到其它玩家敲打该立方体的进度。

经过多次敲打,立方体会破碎裂开,展示其内容物,但只有实施了最后一击的玩家方有资格见到其内容物。

彼得牛想看看有关神秘内容物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是怎样扩散传播的,以此来探究社交媒体用户的心理活动。

《好奇心》将于两年内与PC及移动平台用户见面,开发方届时会在网上出售相关道具。比如铁凿,可比普通敲击强大十倍,索价59便士;金刚石凿,开价……5万英镑(50万人民币左右),可比普通敲击强大10万倍,而且是存世孤品,卖出去就没有了。

"我知道这定价很疯狂",彼得牛称,"实验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研究物化背后的心理活动",会不会有某人专享这把凿子,抑或大家集资以分享其威力。

彼得牛离开微软后自组22Cans工作室,目标是进行22项实验性项目,《好奇心》只是这一系列实验的首发项目。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任天堂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