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如今科技产品已经变得无处不在,新一代人从学会走路开始起就与科技产品打交道,他们会如何使用这些科技产品?产品中哪些部分不符合他们的期望?从业15年的科技记者Janko Roettgers在他4岁的女儿身上学到5件事。
触摸屏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
对比在命令行界面中成长起来的Roettgers,他的女儿天生接受了触摸屏的方式。在带着女儿到小型商场时,小女孩在发光的广告板上又按、又划、又拖,她希望能够发生点什么。那块广告板上充满各种各样的按钮,和平板电脑的界面相似。
Roettgers认为这个小细节充满启迪的意义,移动产品的设计影响了新生代认知世界的方法。他女儿的成长环境和他当年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她很自然的认为所有屏幕都是触摸屏,反而从来不知鼠标为何物,即使是Macbook Pro上的触摸板也不懂用。
语音必须无所不在
Roettgers拥有一部Android手机,上面具备语音命令功能,允许用户通过语音命令搜索联系人、本地商店和网络内容。他教会女儿怎么用它,女儿表现得非常喜欢。过了几天,Roettgers惊讶的发现,女儿用他的手机看YouTube视频,还不不时大叫:“搜索企鹅!搜索企鹅!”
女儿的这一行为让Roettgers认识到,语音必须无所不在,它体现了设备的本质——我们一直与手机沟通,因此它应当明白我们的想法,在我们需要企鹅的时候,弹出企鹅的视频。
这让人联想到苹果之前发布的语音秘书Siri,它让手机变成了一个自动完成我们心中所愿的设备。
传统电视将会消亡
祖父母来访,然后女儿与他们一起看电视的时候,Roettgers观察到他的女儿表现得非常非常生气。女儿之前一直用YouTube或Netflix来看视频,而她的祖父母则不,通过线路看电视。这也意味着,女儿实际上无法接受现在电视的表现方式:混杂着广告播放、节目经常被打断。实际上,在Roettgers女儿看来,电视应当是这样一个设备,能够让她想看什么的时候看什么。
而如今电视的表现方式是线性的,电视节目从早播到晚,一切都按照时间轴安排好,但这种方式只能运用在老一辈上,若不作出改变,适应新生代的习惯,必定消亡。
游戏要社交化
Roettgers的女儿最喜欢一款游戏:《Bakery Story》(面包房故事)。这个游戏能够让她经营一家虚拟面包店,然而真正吸引她的地方时,在这个游戏里,她能够访问别人的面包店,查看他们面包店的布局,提供的甜点。这个行为和人们在Facebook上浏览别人的主页一样。而对于女儿而言,这样做能让她获得奖分,即使这些奖分对于其他人来说没有多大意义。
活化的网络
Roettgers还观察到另一个有趣的细节,女儿在《Bakery Story》一边造访别人面包店的时候,一边喊“打电话给他,打电话给他”。如果深入去思考这个细节,就会把实时社交体验等同打电话,是有道理的。
人们打电话不仅仅是为了聊天,还是为了分享一次经历、体验,而这正是Turntable.fm以及Google的Hangout流行的原因,它们并不是的目的不是让人连在一起,而是为了在网络中与人进行实时的分享。
结语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积累,人就会变得成熟,然而这种成长也让人产生思维定势,有时候反而让人无法发现真相。Roettgers观察自己女儿的行为,发现了有趣的细节,这些细节也许预示了未来IT业界发展的方向。(文/爱范儿)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
囤货必备!特仑苏纯牛奶百亿补贴:到手仅2.49元/盒
2025-04-09 0 -
喜美诺30W快充C-L数据线10.9元发车:支持苹果、小米、华为
2025-04-07 1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