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相关链接:嫦娥二号从深空传回首批科学探测数据
昨天,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已成功从172万公里外深空传回第一批科学探测数据。根据工程总体安排,卫星将于近日择机再次开启部分有效载荷,执行科学探测任务。
在嫦娥二号从月球飞往拉格朗日L2点过程中,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γ射线谱仪等三种有效载荷开机,获取了大量空间环境探测数据。自9月15日19时25分开始,嫦娥二号以每秒750千比特的速率下传了3个多小时,将这些科学数据全部传回地面,下传的数据达到7千兆比特。这些有关地球到日地拉格朗日L2点之间的空间环境探测数据,对于加深人类对日地空间环境的认识,进行天文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截至9月20日,嫦娥二号卫星已环绕L2点稳定运行近26天。目前,卫星状态良好,各类飞控事件执行正常,剩余推进剂约115千克。嫦娥二号卫星预计环绕L2点飞行至明年年底,为我国即将建成的深空测控站提供空间测试和校验目标,进一步验证我国远距离测控能力。
同时,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X射线谱仪、γ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等有效载荷,将继续探测地球远磁尾的高能粒子,并对可能的太阳X射线爆发和宇宙γ暴等进行观测,获取科学数据,加深对日地空间环境的认识。
延伸阅读:中国缘何要建造自己的空间站?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焦维新教授介绍说:“造船是为了建立空间站,建站是为了科学实验,这就是我国自主建立空间站的原因。”飞船在太空飞行一般是一周左右,它所能进行的科学实验无论是从内容还是时间上都是有限的。只有空间站可以长时间在太空中运行。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各式各样的科学实验,还有进行太空产品的开发研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表示,空间站是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航天国力。如果我们现在不去掌握这项技术,等到需要使用空间站时再来建造就会落后了。
“天宫一号建成后,可以用来进行科学实验、生产、太空观测、侦察、在太空中储备物质等多种用途。在对地观测方面,当地球上发生地震、海啸或火山喷发等事件时,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可以及时调整遥感器的各种参数,以获得最佳观测效果。”
除此之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胡友秋教授认为,天宫一号的建立可以为我国带来很大的经济价值。比如在太空育种方面,就可以培育出各种各样的蔬菜,对农业会有很大的好处;在工业方面,还可以制造出在地球上制造不出来的材料;另外,还有导航,比如GPS定位可以大大方便人们的出行,但是如果不借助空间站就无法实施。
外媒点评:中国下一次太空飞跃进入倒计时
德新社日前发表文章说,随着发射架上的火箭整装待发,准备把中国第一个太空实验室送入轨道,中国在今后10年内组建永久性空间站的计划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尽管美国停止了其航天飞机计划,而且在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发生事故之后,国际空间站的前途也变得扑朔迷离,但是中国正在加快步伐,准备进行下一次巨大飞跃。
文章说,天宫一号是一个轨道舱,它将发挥基础型太空实验室的作用,使中国能够掌握对于成功实施空间站计划至关重要的对接操作技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同时等待发射的还有神舟八号太空飞船,它将在天宫一号之后进入轨道,并执行第一次对接操作。
文章说,在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意外出现问题导致了延误之后,天宫一号可望于本月晚些时候发射。8月18日,“长征二号丙”火箭未能将一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对于中国的航天工程人员来说是一次罕见的挫折。
澳大利亚太空旅行专家莫里斯·琼斯说:“他们已经查清了问题的原因,将会恢复过来。事故导致了短时间的推迟。”美国海军军事学院研究中国空间计划的专家琼·约翰逊-弗里兹认为,最近发生的故障不会妨碍整体计划的进展。
文章说,一旦天宫一号进入其预定轨道,无人操纵的神舟八号飞船随后也将发射,以便试验遥控的对接操作。航天员计划在明年执行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对天宫一号进行两次造访,并搭建起一个由互相连在一起的太空舱组成的微型空间站。中国的实验性空间实验室在尺寸上无法与美国1973年发射的“太空实验室”或前苏联1986年发射的“和平”号轨道站相提并论,但是作为第一步它确实达到了目的。一个打算永久停留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计划在2020年前后投入运行。不过鉴于俄罗斯与美国合作的国际空间站计划最迟在2020年前将彻底关闭,届时中国将成为在太空中拥有载人前哨基地的唯一国家。对于年轻的航天国家来说,这将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文/北京日报)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