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社交网络悖论:用户规模越大好友越多 交流越少
2011-08-29 22:49:37  出处:快科技 编辑:ChrisR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导语:社交博客创业公司Teethie创始人兼设计师妮娜·科斯拉(Nina Khosla)周一在美国科技博客TechCrunch上撰文称,目前社交网络中存在一个悖论,那就是社交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用户好友越来越多,但用户间的交流愈加减少、社交能力变低。

以下是文章全文:

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与在线网络好友的互动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以前我们使用同一服务的好友很少(在线或离线),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联系,并查看好友的动向。互联网曾经是一个充满陌生人,让人感到提心吊胆的世界,我们突然找到了一个友好的方式来开拓这个世界。我们的大部分好友都不在线,至少没有使用同一服务,但是彼此之间的熟悉度让人欣慰,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少数好友的动向来寻找新的内容和朋友。

于是我们爱上了这种网络,因为它让我们觉得很多与我们相似、有共同经历的人都在这里。于是很多社交网络,特别是Facebook和Twitter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Facebook促进了一种文化规范,那就是与我们每一个熟悉的人结为朋友。突然间,我们每去一个地方,就会有大量的朋友出现。与少数朋友分享经历的过程告诉我们,结交更多的在线朋友可以使得我们的经历更加风度。然而,事实并非这样。

社交网络让联系变少

事态发展成了另外一种趋势,那就是我们不再真正重视我们之前联系过的在线好友。以Twitter为例,Twitter曾经是早期使用者谈论技术的好地方,但没过多久,你现在已经很难在你的信息流中读到多少他们发布的博文。

但是随着社交网络变得更加紧密,人们可以在Twitter上找到更多他们知道以及喜欢的人,于是用户就变成了上百人的粉丝,全部阅读他们所发的微博成为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当然前提是,你在Facebook或Twitter上拥有很多朋友,并且真正重视他们所说的话。

悖论

社交网络中存在一个我们谁都不愿承认的悖论,那就是随着社交网络规模的变大,我们的社交能力却在下降

和其它市场一样,社交网络也要遵循供需平衡定律。随着社交网络中二进制数字、照片和链接数的不断增长,这些小项目中的个体价值却在降低

这也许能够解释我们对于新产品所产生的兴奋。比如,当一小部分人使用Foursquare服务时,我们就会通过这项服务追踪好友的位置和去向。在一个小用户群规模基础上,了解这些信息并让其他人知道并保守这个小秘密,会使得早期Twitter用户感到十分神奇。但是随着我们好友数量的不断增长,特别是超过了150的邓巴数字(指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约为150人)后,这种社交魅力就会开始减退。在这种好友规模下,我们不可能轻易追踪好友的行踪,当好友数量超过150人后,所有的联系就会变成简单的评论,因为真正的交流已经耗尽了我们本就有限的网络互动能力。

小规模社区的优势

网络真正让人感到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它建立在一个小规模用户群基础上,就像一个社区一样运营,但是大用户群就会导致分裂

社区给予了我们观众和视角,我们知道我们在与谁交流,这并不是一件多大的事情,但是它就像胶水一样能将我们的通信联系到一起。这就像在空旷地中大喊与你前面所站之人进行交谈的区别。

用微博进行体育赛事直播和参加SB Nation比赛网站有何区别呢,一条微博并不是一种体验,它是将一个人的体验传播到模糊,不确定的受众群体。

这种激发和表达共同情感的情绪是笑话和互联网社区的内在驱动因素,当然,社区不尽相同,但他们的魅力却相似:知道其他人也与自己拥有相同的兴趣,这就增强了用户在社区中的归属感和会员身份,成为了整个讨论的基础。

真正的社交产品

如果我们的社交网站规模继续扩大,就像Facebook现在所做的努力,消费者很快就会感觉到社交网络不再像之前那样有意义。如果我们要开发一款社交产品,我们就需要这款产品真正让人社交化。

我们打造的社交产品不但可以让用户写作并发表,还需要鼓励讨论、体验、持续并有意义的关系,这才是为用户创造真正的利益。因此,社交网络的未来不再是网络,而是在社区内。(文/新浪科技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