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昨日霸主诺基亚 成也塞班败也塞班
2011-06-22 21:13:42   编辑:上方文Q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sisu”——芬兰人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精神。凭着“sisu”精神,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7年,诺基亚在全球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50%,始终雄踞通信行业首位。

然而就在今年,仅正式上市两年的操作系统Android已经超越称霸十年的塞班系统;6月13日,野村证券(Nomura)分析师称,三星电子本季度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诺基亚将痛失14年以来的手机霸主席位。随着在手机市场上的失利,诺基亚在全球的股价也一落千丈。

也许,最令这位昔日霸主沮丧的,不是失败本身,而是面对这早已预见到的失败,他的无力与无助,最终只能将王者的桂冠拱手让人。

忽略性的自满

2007年是一个节点。

2007年以前,苹果(Apple)还只是混音乐圈的,Google还只是个搞搜索引擎的。2007年,第一款iPhone诞生,并迅速成为手机界的一朵奇葩。紧接着,Google也带着刚刚从安迪鲁宾手里买来的安卓系统(Android)从一串外形变来变去的字母,化身成一个绿色的小机器人,强势踏进了通信领域。从这一刻起,诺基亚的好日子结束了。

起初,所有人都没有把这个小机器人当一回事,然而根据Gartnerde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安卓在世界智能手机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塞班系统(Symbian),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随着安卓发展壮大,三星、LG、摩托罗拉等,纷纷弃暗投明,拜倒在这个小机器人的石榴裙下。这些以前一直被土财主一样的诺基亚稳稳地踩在脚下的手机品牌,如今逐渐又有了跟诺基亚并驾齐驱的势头。

与此同时,手机的品牌界限正逐渐消失。很多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手机品牌,因为搭载了安卓系统,从而与三星等知名品牌一起,在诺基亚面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团。

安卓掀起了通信终端制造行业的革命,全球的通信终端业界的竞争重心从硬件转向软件,从操作系统转向软件商店。

诺基亚其实很早便意识到了这个趋势。2007年,诺基亚抢在苹果的App Store之前推出OVI Store。然而,App Store迅速发展的时候,OVI商店却毫无进展。诺基亚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经营应用商店的重要性,OVI一直缺乏良好的营销团队,第三方程序开发人员也逐渐忘却了OVI的存在。直到今年5月12日,去年9月才被聘为诺基亚CEO的埃洛普关闭OVI商店的时候,OVI上面的应用只有屈指可数的5万个左右,而App Store已经达到了50万个。这个失误被诺基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Juha Akras称为:忽略性的自满。

成也塞班,败也塞班

结实,禁摔。早期的诺基亚是凭借着强大的硬件制造能力坐上手机业界头把交椅的。由于早期操作系统简易近似“傻瓜系统”,诺基亚一直占领着手机的低端市场,但对高端市场束手无策。直到塞班的出现,诺基亚踏入了智能机时代。

2003年,摩托罗拉将手中的塞班公司的股票悉数卖给诺基亚,宣布和塞班系统的分道扬镳。尽管当时摩托罗拉还保持着塞班的使用权,但摩托罗拉从此没有再生产塞班系统的手机。根据Gatner的数据显示,当时塞班系统在整个智能手机系统平台市场的占有率已高达66.6%。

“得塞班者得天下”。诺基亚敏锐地嗅到了手机操作系统的商机。凭借塞班,诺基亚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49%,进一步巩固了它的霸主地位。

塞班为什么这么“火”?易观国际的通信行业分析师路理彬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当时像样的智能手机操作平台就那么几个,塞班和微软的Widows,然而和塞班比起来,Windows mobile太难用了。”

但塞班的缺点因为安卓的出现而暴露无遗:对硬件配置要求过高、程序响应速度过慢、经常因程序打开过多造成死机、应用过少、安装应用程序时候复杂的证书问题……

然而,诺基亚已无心着手解决塞班的问题。在安卓和苹果不断完善自己的应用商店的时候,诺基亚仍然在协调各个硬件开发部门的利益纠纷。对于诺基亚来说,软件只是用来驱动硬件的一个工具,然而对于苹果和Google来说,他们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驱动各种硬件的软件,这种软件就好像一把万能钥匙。安卓是Google的万能钥匙,iOS是苹果的万能钥匙,而塞班所面对的,始终是诺基亚这把不断折腾的锁。

其实诺基亚也曾经和Google谈过关于安卓的合作问题,但是按Google的要求,诺基亚开发任何应用必须基于安卓系统,合作因此不了了之。

坚守塞班的诺基亚逐步在竞争中败下阵来,昔日的杀手锏成为了如今巨人前进的绊脚石。诺基亚在今年2月份宣布和微软合作之后,4月27日,埃洛普亲自将塞班的研发外包给埃森哲公司,甩掉鸡肋,轻装上阵。

王者还能归来吗?

有人说,离开塞班的诺基亚离死就不远了,虽然诺基亚曾不止一次转危为安。这次危机,诺基亚能否再次缓过来呢?

诺基亚的复苏行动早就开始了。在意识到软件的竞争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的主流之后,诺基亚果断换了掌门人。

诺基亚董事会主席Jorma Ollila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诺基亚董事会其实一直有用内部人士来替换前CEO康培凯的想法,但是公司在去年春季意识到,塞班系统才是拖累诺基亚的罪魁祸首,于是董事会一致认为应该找到一个有着丰富的软件开发和管理经验、强劲而又有影响力的外部CEO来接掌诺基亚。

诺基亚最终向在微软负责office产品研发工作的史蒂芬·埃洛普投出了橄榄枝。

埃洛普上任之初,便指出了诺基亚内部的自满情绪,他表示更加希望看到员工对于开发新的智能系统的好奇心和对于竞争对手情况的好奇心。而对于诺基亚与Google的合作,埃洛普表示,Google很明显是想让诺基亚变成安卓系统的一个分销商,这和一向提倡自主研发的诺基亚“道不同”。诺基亚需要反击。

在埃洛普的规划中,诺基亚的复兴之路将被分为三步:

第一步就是放弃塞班,改投微软。放弃塞班可以为诺基亚每年节省大约14亿美元的开支,而微软则是诺基亚在研究出可以替代塞班的新智能手机系统之前的过渡系统。

第二步是用节省出来的开支加大对于新兴市场的投入。埃洛普表示,将在全球的新兴市场,特别是亚非国家拓展诺基亚的低端手机市场。据统计,仅2010年,亚非市场的销售收入已占诺基亚全部销售收入的33%。

第三步被埃洛普称为“全新变革”(New Disruptions)。4月,诺基亚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大刀阔斧地开始了,其全球范围内裁掉的7000人中,4000人来自研发部门。6月,诺基亚首席技术官离职。埃洛普要打造一支自己的开发团队,而这只开发团队将成为这个名叫“变革未来”(Future Disruptions)新团队的核心,他们的任务是为诺基亚开发出塞班的替代软件。

埃洛普表示,诺基亚将再次“找到能够击败苹果和GoogleAndroid的新一代软件。诺基亚将在未来12个月里全力支持你们的研发工作。我已经放开手脚准备大干一场了” 。(文/中国经济周刊)

 

昨日霸主诺基亚 成也塞班败也塞班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