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HTC的秘密:机海战术 每月推一款智能手机
2011-06-10 20:39:03  出处:快科技 编辑:萧萧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寻根运动

到了2010年,HTC的品牌臻于成熟,首度打出“Quietly Brilliant”的品牌口号。

对于这个说法,周永明的好友、前台湾大哥大总经理张孝威的第一个反应是,这简直是在形容Peter(周永明的英文名)。这位寡言的CEO,对科技产业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乃至HTC的员工也沾染上这种性格,话不多,总能一针见血。

“我花了三个月时间找寻这两个字。”HTC营销长王景弘对《环球企业家》说,他在内部发起“寻根运动”,希望找出能够诠释HTC公司价值,并可转化为对外沟通的品牌语言。

在最初的董事会讨论中,这个口号只得到两票支持。争议良久后,最终还是确定下来。

一旦确定,以周永明和HTC的行事风格,就必须变成全民运动。周决定把Quietly Brilliant印在员工名片上,使每个人都成为HTC的品牌大使,与客户沟通:“这样大家才会对品牌感到兴奋,进而改变做事态度。”

近来让周永明最高兴的一件事,是GSM协会2月颁发年度手机大奖,宏达电荣获通讯产业最高殊荣的“2011年最佳手机公司”大奖。每年,GSM协会都会在巴塞罗那MWC大展上,举行Global Mobile Award,选出年度最佳手机、最佳公司等奖项。简言之,这份大奖可称为通讯产业中的奥斯卡。

2010年宏达电首度入围,以“Hero”(英雄机)勇夺最佳手机奖,2011年则击败苹果与三星,拿下最重头的奖项。GSMA评审团表示,HTC建立创新的品牌形象,能够在不同平台中打造出优越的产品,得奖实至名归。

周永明徒然想起1998年,他第一次参与行动通讯世界大会。当时没有一个约会,13年过去,现在却是会议从早排到晚,一天只能睡三小时。

“因为我们以前默默无闻,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周永明说。

对台湾企业乃至亚洲企业来说,HTC品牌塑造历程也是意味着一场行业格局的洗礼。

“台湾的电子业,一直是踏着前人的血迹过去的,而且是血流成河。”笔记本代工双雄、仁宝董事长许胜雄对《环球企业家》说。曾经,台湾有超过两百家主板制造商,现在叫得出名号的只有华硕、技嘉、微星和富士康。台湾曾有超过一百家笔记本代工厂,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洗牌,存活下来的不足五家。

经历无数战役的HTC更深谙智能手机业的残酷。目前唯一成功的,似乎只有苹果。RIM的黑莓机从辉煌走入低谷,前两年步履缓慢的三星,则是直到Galaxy在去年销售1000万支,才正式重返一线阵营。

战争在继续。

2011年第一季,诺基亚仅售出1亿760万支手机,市场份额仅25.1%,是1997年以来的新低。同期,HTC销量达到930万支,不仅跃居为全球第七大手机制造商,而且取代RIM成为美国市场第二大智能手机品牌。

当初同时预测到智能手机未来的公司,几轮角逐下来,HTC身边的对手已经越来越少。

“每一个行业走到最后也是只剩下3、4家公司生存,”周永明说,“我希望HTC未来是其中一家。”

周永明未公开访谈

GE: HTC做品牌到底有多辛苦?

周永明:全世界品牌都是美国占比较多,世界排名前十的品牌,美国占了八个。

亚洲公司比较不会做品牌的,除了韩国和日本,都很辛苦。我们那时候做了一个决定,一定要发展HTC品牌,希望从硬件到软件到整体,让消费者感觉这个品牌是不一样的,有它自己的价值。

不是为了品牌而品牌,不是为了科技而科技,真正从使用者角度出发,希望消费者能够可以区分和感受,否则做品牌是不容易的。

GE: 你希望让消费者感觉到HTC哪里不一样?

周永明:让消费者怎么感动。要有差异和区别,能让消费者感受到。

比如HTC目前消费者认同感是很高的。现在有些人也想去复制HTC,但实际上价值最高的还是原创者。因为我们为什么是原创?因为我们花了很久的时间。

我们强调的体验应该是超脱硬件的,包括服务和内容的体验。我觉得HTC会是一家超越传统手机的公司,超脱传统亚洲公司的模式,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从软硬件和服务的全球性公司。这是未来HTC发展的方向。

GE: 在大陆,HTC产品的价位大多在2500人民币以上,你们会做低价的产品吗?

周永明: 对。我们做不到1000人民币以下的。我们很清楚,做不到的也不要勉强做,做出来以后如果和山寨机是一样的,就没有意义了。

我们了解他们怎么做,但我们不会去做。一个品牌的信任是长期的,品牌信誉损害以后,可能没有机会去修补。

GE: 管理HTC这十几年,你认为自己是否存在失误的地方?

周永明: 我觉得自己对组织的改造还是不够快。

GE: 很多人都用iPhone手机,您会不会也体验一下?

周永明: 我不会长时间使用它,但我会了解一下。我觉得我们还是要专注在自己能做出很好的东西出来,这个很重要。

GE: HTC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周永明: 一家朴实的公司,比较简单,可内心里又很热情,喜欢追求创新的东西。

我们是一家会倾听客户声音、会在乎别人,这样做到以使用者、客户为中心,真正努力做出他们最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从我们的角度出发。

我们相信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只有让客户自己去体 验。

GE: HTC会不会自己投入操作系统(OS)开 发?

周永明: 有没有自己的OS不是重点,重点你的OS是不是够好。

GE: HTC在Android基础上做了更多事情,谷歌会不会不高兴?

周永明: 我们没有做一个东西跟谷歌不相融。谷歌很高兴,因为他们初衷也是希望帮助用户更好体验,HTC是在这方面表现最好一家。

GE: 跟微软、谷歌等不同大公司合作时,怎么避免冲突?HTC会争取一些新软件上市的优先权吗?

周永明: 我们认为一家公司不能靠有什么优先权,谷歌会做该做的事情,微软也会做该做的,你要想靠这种东西要去赢的话,那是很难的。

我们要做的是去证明我们是他们最好的伙伴。

GE:HTC正要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你有什么期 待?

周永明: 大陆市场当然有它的特殊性,我觉得任何厂商进入新的市场,就要了解那个市场,怎么做那个市场接受的产品,然后再上边有一些创新,我觉得比较好。可能这边也有一些他的游戏规则,那我们就要符合游戏规 则。

我们到欧洲也是遵守那边游戏规则,到美国也是遵守游戏规则,我们来大陆也是一样,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为什么有些公司做不来,我也蛮好奇的。

GE: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周永明: 你说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我是一个工程师,很喜欢创新,我的工作生涯里,差不多都在做创新。1985年,给我一张白纸叫我去想,去想一个架构,想一个那个时代并没有的东西。

我刚开始喜欢物理,觉得物理学家好厉害,把很多运动学用科学的方式去分析,把它解释为物理学,物理学里包括运动学和电子学,觉得电好了不起的。当电子工程师成了我的梦想。高中就会设计音响和收音机,冰箱,风扇,电熨斗,我可以玩到不睡觉。

GE: HTC刚开始做品牌,你怎么设定未来的目标与愿景?

周永明: 我们是2006年决定做品牌的。我现在想的是未来怎么样跟诺基亚或iPhone竞争,我们的成长不是为了赚更多钱,是为了在未来竞争中变得更强大。

如果从技术上来讲,我们的无线技术,它的丰富性,尖端性,质量方面,我们跟诺基亚算是平手,但从整个公司的高度,还是有一段距离。

我们认为我们有机会,因为HTC在创新这方面获得肯定,我们的能力已经证明,能够跟全世界很多伙伴合作,我们未来五年应该进入世界前5名。

GE: 你怎么看待iPhone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位置 ?

周永明: iPhone去年上市,我是很高兴的,因为我们同时也在做这个,如果只靠自己力量的话,可能全世界还不会都知道。其实iPhone能帮助我们。我想苹果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但我们认为,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消费者只买一个产品,消费者是很喜新厌旧的。

GE: 你怎么会想做智能手机?

周永明: 我一直对无线电技术很有兴趣的,我觉得无线电技术是很难的技术。以全世界的资源来讲,无线电要靠一个非常微弱的无线电信号传输出去,是非常少的。我觉得我们就是要去做那个很难搞的东西,把他做到最好。

台湾首富王雪红

HTC的第三个关键人物,是董事长王雪红。

在宏达电股价飞涨后,王雪红已是最富有的台湾人,身家超过68亿美元。而2010年的台湾首富、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身价57亿美元,跟在国泰人寿蔡宏图家族之后,屈居第三。二人身价的消长,映射出台湾科技产业变革的曲线。王雪红压准智能机趋势,而坚守代工的郭台铭,始终在成本增加、毛利减少的压力中煎熬。

作为HTC铁三角创始团队中唯一的女性,王雪红的个性难以用财富数字来解读。

当年,王雪红为得到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的认可,每次见盖茨,都背上重达十几公斤的HTC产品。每讲一款就拿出来做演示,直到后来拿出让盖茨眼睛一亮的产品,这让微软成了HTC一路走来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

王雪红继承了父亲王永庆对产业趋势的判断力,并能知人善任。她创立的公司,潜伏期都不会太长,且爆发力之强,屡屡令外界惊叹。 1999年,威盛所在的芯片行业异常红火,却是HTC营运最为辛苦的时候。但王雪红仍坚持看好智能手机的前景,并未就此放弃,力挺卓火土与周永明。

一位曾在王雪红身边做事多年的中级主管分析说:“王雪红能成功,最重要有两个关键:一个是她礼贤下士、另一个是她的领导学。”

“如果她想要你这个人才,一定会想尽办法把你请来。”熟识王的人士透露,为招纳一位高级主管,她会从物质、情感层面,掳获对方的心,“高薪、高职位是一定有的,但她充分让你感受到‘被重视’,从最底层去建立你的忠诚度。”对于她信任的经理人,王雪红会充分授权。“她从不过问营运细节,就是拿财务报表给她看。”一位主管说,数字不理想,王却也不留情面。

“我用人不疑,如果不相信他,就不要请他。”王雪红对《环球企业家》说到她的用人原则,“我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了解他们,挑战他们。”王雪红一再强调,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觉得没有后顾之忧。

但做到这点,没有过人胆识和抗压能力,恐怕难以实现。只要HTC需要王雪红,她会动用所有关系,替公司找资源。王雪红身边的幕僚对《环球企业家》透露说,早期卓火土掌权时代,王雪红花了非常多的心思在宏达电,“王雪红是台塑出身,对一家公司该有的制度、系统很清楚,所以当宏达电要强化财务人才,王雪红便从高盛找人来。”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