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极客眼中的世界 解密匪夷所思的App诞生史
2011-06-02 14:17:24  出处:快科技 编辑:萧萧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发现潜藏的不为人知的世界的秘密

让我们再说一次Color。与其说创始人Bill Nguyen是一个Geek,不如说他是个连环创业家。在他第八次创业的时候,他做的事情是用一个绝妙的点子吸引了诸如DJ Patil这样的Geek,后者原来是LinkedIn的首席科学家,现在正在研究并实时测试一种“根据人们花在每个地点的时间和他们怎么在不同地点间转移来建立社交图谱”的算法,也就是Color 。

“我们想开发一种适合装在口袋里的技术,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让所在的空间更紧凑、更亲密、更有趣”。的确,把这个初看不知所云的App用上几次,尤其在“同类”很多的场合,你会发现一种神秘的亲密感。

在Bill Nguyen眼里,仅仅是GPS位置没什么意思。比如对曼哈顿来说,一个随机的GPS位置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各行各业的人都在那里。但有20个跟你志同道合的人同时出现在那个GPS位置方圆2公里之内,你的心态就多少有一点不一样。“在曼哈顿中心地带,我们尝试从2000个人中找出20个可能对你感兴趣的人。这个难题需要许多种技术来解决。”

作为一个没有用户名、密码、个人信息或好友的应用,Color始终被人诟病“不知所云”。Bill Nguyen说他做这个也许有点超前的产品的动力来自乔布斯的 “后PC”时代理念。“乔布斯喜欢谈论卡车。他的意思是,工业时代的卡车令人敬畏。因为我们总是需要搬运东西,那个时候你有一辆卡车就行了,但是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一种工具再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因此Bill Nguyen为Color制定了一个复杂的目标:成为谷歌、Groupon和Foursquare的结合体。这当然是冲着广告去的,但Color在用户每次拍摄照片时捕捉到的信息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它重新定义了“location”这个概念。

“比如咱俩去参加一个活动,用各自手机拍照,上传到网上,让人们浏览,但人们看不出是咱俩一起去的,照片中是两个毫不相关的活动。而有了Color之后,当你和附近的人一起打开这个应用之后,你会体验到亲密感,你是参与者之一。”这是Bill Nguyen常常说的一个例子,他不得不向各种人解释Color的“神奇”之处。

还记得台湾插画家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吗,两个主人公近在咫尺但不知道对方在哪儿。当然欣然遇见会更像好莱坞大结局而不是一部弥漫忧伤气息的文艺作品,但我们可以把他们看作两个需要Color的人。有时候,“知道彼此存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它是你能发现的、关于这个世界的秘密之一。

他们只是想让世界更好玩一点,更酷一点

《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英国科幻作家亚瑟·查理斯·克拉克曾经写过著名的“克拉克三定律”:一,如果一个年高德劭的杰出科学家说,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正确的;但如果他说,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一定是不正确的;二:要发现某件事情是否可能的界限,唯一的途径是跨越这个界限,从不可能跑到可能中去;三:任何非常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

2011年4月,斯坦福的音乐及计算机系教授王戈在他成立的Smule公司内部会议上,为这个三定律增加了一条:过去的编程是看电脑能做什么,而现在,编程是为了看人能够做什么。这是Smule的公司守则。2010年,Smule在App Store发布了一个叫Ocarina的应用,它把iPhone变成了一种古老的乐器“埙”,俗称陶笛。只要打开这个应用,用手指分别按压触摸屏上四个圆点,再冲着麦克风吹气,就能产生实时的音符。更神奇的地方在于,同样通过Ocarina你还可以去聆听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人,通过Ocarina传递出的任何一种声音,而此时,也许你吹奏的音乐正被某个人所倾听着,这种感觉很奇妙,而这种设计也贯穿了Smule软件的设计始终。“分享你的存在。”王戈说。

这个Geek教授博士除了是Smule的CTO外,还是Stanford Laptop Orchestra(斯坦福膝上电脑管弦乐队)的理事,也是Chuck音频程序语言的创作者。除了Ocarina这个笛子应用以外,Smule还编写过钢琴和小提琴的应用。在不指挥斯坦福“笔记本乐团”和“智能手机”乐队演出的时候,王戈通常泡在学校附近的Smule办公室里,与公司其他20名工程师研发新软件。他们为一款叫做“魔术提琴”的应用花了三个月的工夫,而创意来自于王戈去听朗朗旧金山的演出。“走出会场的时候,我们觉得再做个小提琴魔术乐器是个不错的点子。”王戈说,“我们希望任何人不必太伤脑筋就能玩乐器,自由自在享受创造的乐趣。”

这不是App Store里最酷的应用程序,参照克拉克的标准,最酷的应用程序看起来没有任何目的,但一样匪夷所思。

2010年6月,前苹果工程师 Jason K. Smith把一款叫做Uzu的应用发布后短短几周内,他就接到了苹果公司的电子邮件,希望把uzu作为明星产品在App Store里推荐。紧接着,Smith就看到自己的app出现在美国App Store里“本周最受欢迎应用程序”排行榜里,用Ars technica网站的话说,这属于“走了狗屎运才能遇到的好事”,因为上榜当天Uzu的销量就暴增了10倍,并在一周内产生了1.8万美元的销售额。

Smith没有指望它赚钱,事实上他没有指望它做任何事。作为一个互动多媒体设计师和业余天文爱好者,Smith只是在阅读一堆量子力学和弦理论的书籍之后获得了“在iPad上作一款多点触控式运动粒子成像仪”的灵感。听起来有点复杂,但玩起来可能很简单:当你的手指接触屏幕,几个光点就在屏幕中穿梭,并按照你的指令飞来飞去,以漩涡般的轨迹和多变的色彩快速旋转,你也可以用手指让图形瞬间定格在一个3D影像中。通过不断变幻接触屏幕的手指数量以及先后顺序和方位,你会探索出各种神奇图形效果。理论上,Uzu欢迎各界人士都伸出手指来放在屏幕上,小孩、猫都行。

在没有手指放在屏幕上的时候,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粒子就会做布朗运动,一旦它们受手指牵动,每次每根手指的接触背后就有225万次的运算量,每一个运动着的粒子都有多达25项控制在同时发生:颜色、位置、速度等等。Smith说,最迷人的时候就是有3000个粒子在屏幕上同时运动。“Uzu给人的感觉就像指挥一个粒子交响曲。”他想通过这个程序带给用户一点敬畏惊异的感觉,同时却又感到愉悦。

“这或许是我见过的最酷的iPad应用程序,见鬼,貌似不只是iPad,对任何设备来说Uzu都是一款了不起的应用程序。你可以用它在iPad上展示一场烟火秀。”美国科技节目主持人Chris Pirillo说:“这是一款很复杂的应用程序, 开发这个应用程序的人一定是很喜欢这些东西才愿意付出这么多的工作量。”

见鬼。这样一个Geek,他们大概什么都不要,只是为了……好玩。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