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2009-2010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运行暨彩电行业研究年度发布会今天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在致辞中表示,平板电视产业并非产能过剩而是主体过多。
周子学表示,平板显示产业是国家战略性重点产业,2009年平板电视产量已经超过6600万台,目前面临的问题仍然是产业链不完整。
周子学认为,目前面板投资的主体、企业过多,资源分散不利于竞争力形成。他进一步称,“面板是一个技术、资本、人才三密集这样的产业投资主体多会导致国内创新人才过度分散”。
周子学补充说,面板投资频度高,资本需求海量,规模化门槛高。“如果投资主体过多,每个企业追加投资达不到最好的规模效益,势必使许多企业无法支撑下去,最后遭到市场淘汰。”
展望面板行业发展,周子学指出,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包括尽快成立发展基金解决融资问题、以企业为主体布局下一代显示器研究以及产业布局须区域分散主体集中。
以下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致辞实录:
周子学:受邀请参加今天的会议,我不想完整的介绍,我不能全面的说这些事,集中起来谈几个观点,所以平板显示产业的问题、前景都是我个人的看法,供大家批评,希望引起一些讨论,使得我们这个行业走的更好,三个问题:
一、是平板显示产业目前的现状:
平板显示产业是国家的有限发展的战略性重点产业,但是直到现在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比如说它跟大飞机,跟其他的国家非常肯好的新兴产业对比起来,似乎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我们认为它是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在曲折的前进道路上还是得到了非常快的发展,09年平板电视产量已经超过6600万台,我们还是全国彩电生产产量最大的国家,全年国内的平板电视的销量已经超过2500万,这个数量很大。同时平板显示也是其他产品,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等等,同样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这个大家都知道。
问题也是严峻的,应该说我们多年的追寻、探索,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到09年终于形势发展比较大的变化,现在来看,平板电视产业链不完整没有根本改变,我们说中国直到今天,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不是中国的全部,咱们台湾省有很丰富的产业规模,但是在境内直到现在没有一个完整的电视产业链的形成。目前,本土整机企业像模组生产延伸,这三四年都在这样做及产业链已经在往上游延伸,最后突破面板和前面材料、设备,产业的核心,就是面板核心,上游的光电原材料,设备配套还是很薄弱,还是在制约着我们平板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的情况,4.5代到6代已经投产,8代正在建设之中,手机小型移动终端没有问题,32寸以上的电视为主的,我们本土上一块没有生产出来,5代线切割成也不可能,09年是中国TFT、LCD为代表平板显示产业具有里程碑乐观一年,全国有超过10个城市,计划,当然还实现,6代以上的13条线,这个统计还不是很准确,其中8代以上有6条线,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但是马上要开工的还有几条。
这个形势非常好,三年前,五前想看到的局面现在看到了,我们看到了很好的希望和前景,同时也感觉到有一些问题。下面谈一下问题:
我们更多的分析问题,现在有一个流传的话经常在说,平板电视产业是不是也产能过剩?我们与其是不是产能过剩,我们倒不如看看是不是主体过多,也就是从事做这个事情的企业是不是太多了?一个星期之前,我在广州佛山电子司的举例说这个问题说的,我认为是主体过多,企业过多,现在一块东西生产出来谈什么产能的问题?一方面全球彩电处于升级换代期,对平板电视的需求量将在未来几年内以较快速度成长,有人估计2012年达到2亿部,刚才高局长已经说了,估计今年是一个很大的增长,平板的出货量1.7-1.8亿,CRT在继续萎缩,TFT,一部分PRP电视的显示器在高速的成长。
中国彩电厂商对这个市场的竞争力相对较强,我们20年建设的彩电生产基地,在CRT时代有很强的竞争有时,做到50%的量,调整好这个结构以后,中国的平板电视产业还能继续保持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也是能达到50%以上,这样计算的话,每年需求量在1亿片以上,当然要算国际帐的话,2亿多台彩电,有大中小尺寸,中国有多少,这是一个动态的量,我们建了这么多,是不是意味着就多了,我们不能只是中国,现在我们生产1亿多彩电,不是在中国卖,超过一倍以上的量要出口,CRT时代也是这样。谈产能过剩不应该起哄的去说,而这个帐是一个动态的,是国际环境下的帐,不能光算这笔帐,就算目前的计划全部建起来,在国际上可能也是一个过程,更何况考虑到比例的问题,产能的利用率,不能百分之百等等其他的因素。
我不知道这个观点是不是比较正确,请大家批评指正。我认为不应该谈过剩的问题,看市场主体和企业是不是多了?我们下面再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已经打算要建的面板项目,除了个别项目是本土企业,真正的本土企业就是三两家,再发展下去就多了,多数的项目都是日本、韩国、还有台湾地区企业的主导,名义上本土企业在出面,但是技术支撑,后面资本的实力还是外国的企业,这样的一种PDP角度来说是比较成熟的产业转移。当中国建这个产业的时候,这个产业已经成熟了,基本上在平板领域里面,这是转移是技术成熟的转移,这是比较优势的结果,因此我们不太考虑国外和台湾地区面板产能对国内产业的冲击问题,因为我刚才说的这个帐比较难算的,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中国建了多少,比如说中国比较优势强了,最后中国生产出来的是质量最好的、价格最便宜的,结果是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那些产能都奔到中国来,我们过去都是这样走的,这是产业转移的问题,我们可以预测将来就是这样的结果,否则的话中国环境就是不行了,所以这个产能过剩是世界来看,从产业转移来看,从比较优势来看,这是经济学的规律所决定的。
还有市场产能是各个主体根据自身对市场前景判断以后的决策,所以一旦假如说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市场力量通过各种形式淘汰,形成竞争优势的强国,这是必然的。你左右不了它。我们把总问题,是不是过剩,是不是企业过多的分两三个问题来说:
一,面板投资主体太多,要素资源分散不利于竞争力的形成,这是我第一个观点。
首先面板是一个技术、资本、人才三密集这样的产业,大家都知道做面板的企业更清楚,8.5代以上的,6代以上的电视机,一条生产线就是100-300亿之间,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不仅是对中国企业对于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数字,09年包括北京、广州、深圳面板项目都是当地历史上投资最大的单个项目之一。这样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呢?面板制造作为投资主体来说,作为企业来说,融资难的问题是面板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我在广州也说,金融危机形势下融资难主要是小企业融资难,单谈面板产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大企业融资难,它要不断的融资,我叫融资强度大,融资的频率高这样两个特征。假如说融资问题不能解决,形不成多条生产线效益,企业长期面临困境甚至绝境。现在我们这些企业投入一条线,就意味你要投第三、第四、第五条,否则的话你怎么跟国际商几个大企业竞争,你怎么形成你的规模效益、成本优势、形成你的物流优势、就是供应链的优势,这是很困难的,你订货的时候,比那些大企业高出15%,你怎么竞争?要投的话要投好多条线,不是一百亿,两百亿,可能一千亿以上的人民币,美元两三百亿,现在能找到几家这样的企业,加上政府能找到多少?这是中国的企业个数太多了,所以不是产能过剩问题,而是企业过多的问题。
我刚才说到,面板是一个投资频度高他要不断的投,特别是不断的进行技术更新,技术改造,这个钱花的非常大的,他们一条线投资是一百亿,用在技术升级的投资数十亿的量,这个企业的良性循环,资本需求是海量的,如果投资主体过多的话,使得每个企业追加投资达不到最好的规模效益,许多企业就不能支撑下去了,当然市场会把你淘汰的,你可以给能支撑的企业,我们预计这么一个结果的话,你没有只是投一条呢?你没有想到投多条,凡是投下去的企业一定要做好准备,投一条是不够的。非常的规模化,规模的门槛非常高。
这个投资主体要多的话,它会导致原来已经稀缺的国内创新人才资源过度分散,中国没有人才培育的基础,在做平板之前大学都没有这样的专业,大部分科技人才都是从国外引进,在企业奋斗的过程当中自己培养的人才,高要是过度的主体投的话,必然要抢这些人,原来有一些力量的人才给分散了,最后谁都做不好。所以人才的稀缺,三个:资金、人才、都是需要很多的力量去解决的。
对于面板这个产业而言,研发也具有很强的规模效益,一个小团队做不成事的,创新人才资源的分散将导致一些企业人才不足,同时也将出现一些企业的创新成果难以得到市场规模的回报。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了国内面板厂商创新活动不可持续,更不可能有太多的精力和资源去考虑和储备下一代产业,不适宜好多企业去干。
二、,假如说把注意力集中在,比如说大家都在投TFT,现在长虹在埋头苦干,一家企业做PDP,这个没有人跟他进行过多的竞争,现在PDP现在好多地方都在投,假如说你集中在现在的一个成熟的产业里面,那么他肯定导致产业下一步竞争取得优势。
平板产业是一个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产业,现在已经在做的就是下一代,下一代非常多,可能有一些看不准,像OLED小屏已经做的很好了,LCD、PDP、DLP、LCos、LED等等平板显示技术五花八门。只有LCD和PDP是成熟的,这个知识产权和专利大部分都在前面的已经掌握了这个技术的跨国公司手里,对于中国的后进领域的企业来说,这两个领域里面的技术已经没有了,你说你盲目的做干什么?没有准备,而且你来不及。
对于下一代显示技术来说,哪一个技术是未来得重点?不能压在一个身上,可能是多个的,你对下一个的跟踪和研究,你要做显示产业比较做技术,可能现在三年五年挣不到钱的,那也要做,否则的话五年十年以后我们又是一次挑战。09年大家都在关注液晶面板的时候,我们确实也担心是不是你也同时考虑了你下一步的走,你只投了一条生产线,你的规模实现不了,你能不能成活还是一个问题,大部分没有想更大的一步是什么?这是分析的问题,归结起来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投资,企业主体太多,一个是资源的问题,一个是人才的问题。这是目前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前景分析:
09年产业发展态势和我们国家总体情况来看,我们有一个乐观的估计,前景是很好的,未来几年我国平板显示规模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这是没有问题,刚才我说的问题存在的,但是正面去看的毕竟是好事。但是我应该注意到最大的问题就是主体过多的问题大家要认真的思考、克服,我们企业还地方政府投资热情很高,投给谁?给谁做?假如说三开投,不出五年你肯定会被兼并,或者被别人兼并,我们现在就要思考的清晰一点,除了这个以外,我们问题就是核心技术缺乏、关键技术欠缺,产业链不完整。
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使我们成功再来一次CRT五时代的成功,我们还是没有产业的前沿的主动权,没有话语权,当中国艰苦的建设形成产业规模的时候,可以预见的前景就是跟CRT一样,大家都来中国做,大家都没有利润,做几年以后又有新技术把它淘汰了,还是在中国彻底淘汰了,像在中国仅剩下一些显象管的电视的生产者是中国以产能为代表的企业,国际上企业大部分结束了,我们是最后的收尾的。
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应该看一下我们相关行业,我们不能延续这样的一个路,最后别人得利,我们在打工,这叫什么事?我们中国原地踏步企业怎么做强产业?怎么做强我们国家。所以我们看看其他的行业还是有可比性的,不比电子信息之外的,通信业务就要成功地多,我们回忆一下,移动通信模拟技术时代也就是第一代,中国基本上没有我们的产业,当大哥大到了中国的时候,中国通讯设备企业解决固定电话的交换机的问题大哥大到中国的时候最贵的时候到几万块钱,数字移动通信技术,通过政府的政策加上企业的努力,我们一部分企业成长起来了,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一部分天下了,现在到了第三代了,第三代正在成长,我们最欣喜的看到,第三代技术处于成熟的时期,中国的华为、中兴这些企业他们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方队,他们成了世界上最强的设备提供商之一了,这就是他们的成功,相对通信领域的来说,我们其他行业不仅是彩电行业,可能要差一些,我们应该像这样的先行的行业学习,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启发。
对于中国的平板显示产业来说,比较好的未来是形成少数几个具有技术和规模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我一直认为只有少数几个企业,因为中国市场比较大,韩国可能是两家,台湾七拼八拼的也就两三家,将来能站起来的,日本只有两三家,中国能多到哪里?本土企业要做的话,最后也是两三家而已,虽然我们本国的市场大一些,但是我们市场高度可以开展,所有的外国企业都在中国做,这个竞争非常激烈,我们中国可以十家做面板,肯定是不行的,这个规模效益特别明显,我们不想太多的主体,你一定要投,要做好准备要卖给别人,比如说我们整机企业要把产业做完整了,以前做整机做模组,现在面板也要做,要集中投资就是大家一起来做,我也控制一部分,实在不行的话,我也掺和掺和,这是最佳的选择,
借助于原来的CRT的市场管理的同时,抓住当前的同时,要发展下一代的产业技术,在下一步还是有自己的主动权的。这个确实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事情。
从政府、宏观思考的角度,我们看到这个企业要做什么,除了目前已经有的政策,现在比如说面板的投资、现在要建线的时候国家给政策的,给税收,进口设备,包括投产以后的投产的光件、料件也是给政策的,这些已经落实了,有的已经延期。除了这些政策以外,最大的问题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尽快成立一个基金,能吞吐大资金量的,这个资金不仅是国家的,一个国家出现问题,带动民间一起作大的产业投资基金,那个市场主体是将来能成规模的,要投,使得别人不要再投了,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第二、融资问题,一个是产业投资资金,要有快速的市场投资的渠道,过去很多的限制,因为企业没有形成规模的时候,可能是亏损的,对于中国融资的话就走下去了,把这些限制给他打破,应该适应这个行业的规律,给他一些融资环境,使他第一条线下去以后,第二、第三条要跟的上,海量资金要有来源,这个渠道一定要畅通。
第二要着手布局下一代显示器研究,以企业为主体,在企业基础和原理和技术开发方面投入更大的投入。
从产业布局角度来说,刚才说存在的问题跟产业布局联系起来,就是一句话,区域适当分散,主体必须集中这样的思路,有几家企业来分别把地方政府积极性发挥起来,让他在几个点以内同时布点,这个产业一定要放在哪一个中心城市,这个也不合适,因为这个产业是一个国际产业链,所以它有一个物流的概念,同时中国市场很大,在腹地,在中国中西部,在沿海地区运过去也不合算,所以就地在中国中西部建一两个这样的点是合适的,这叫区域适当分散,但是我认为要是某一个省出现了四五个城市同时竞争我要TFT,这个也不合适,因为一个省不存在太多的物流,我在这个城市建了,在四五个城市同时建,这种区域的布局也是不合算的,也是不经济的,这个要克服,这个问题只能是省里来协调,中央协调不了,所以这是本质性的认识,区域必须分散,主体必须集中。
企业层面来说,应该试着如何走出我们家电行业过去的引进-落后-再引进的非良性的循环,探索一条自主创新的真正把自己做强的路子。
中国的平板显示产业只需要几家大企业,在这几个大企业周围形成一些配套的产业群,这才是一个成功的产业模式,市场主体必须集中。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祝我们平板显示产业早日强大起来。
周子学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