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就在一个月前,Guerrilla还承认他们把Killzone2的游戏截图稍微美化了一下:
“略微校正了一下色调并辅以微量的美化,但改动不大”,Guerrilla的QA经理解释道。
的确,Guerrilla的美化技法并不是游戏业界的先锋派手法,在这之前就有EA在05年大吹大擂的所谓次世代麦登橄榄球:
等到该作在05年末上市,人们才发现实际画面远逊于宣传画面。
业界将这种带有欺骗性质的宣传图片称为“Bullshots”,这在视频游戏走向商业化之初就已得到广泛应用。按照Steven Kent(The Ultimate History of Video Games的作者)的话来说,这叫“非常规误导”,“就像选战里的抹黑手段,大家都讨厌它,也没人在意它,但总有人中招。”
换句话说,“Bullshots”是无奈的现实。著有《游戏市场与公关》一书的作者Scott teinberg告诉我们说:“一幅图片抵得上评测人士的千言万语”;往往在惊鸿一瞥间,玩家对该作的主题、内涵就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还会不时拿出来与同代作品相比。
难道游戏业向成衣业及化妆品行业看齐就心安理得吗?
当然不是。“修饰一张游戏图片不同于给模特上妆,或是把感恩节火鸡刷得油光光”,游戏自由撰稿人Troy Goodfellow表示说,“对游戏而言,截图就是你的购买目的;如果你看到一个被PS得风姿绰约的模特,你不会对模特产生购买意向。”
“(就像)汉堡包的质量保证来自于它的味道,游戏的画面质量是关键卖点之一,所以在这方面弄虚作假比声称支持多人结果还是单人更加不道德。”
但EGM主编Dan Hsu更愿意把“Bullshots”看作是游戏厂商的示意行为:
“开发单位用它来展示该作应该会是什么样子;当然,如果在公开发表时不注明是‘示意图’,那你完全可以把它称作虚假广告。”
当问到这种虚假广告有多常见时,Dan Hsu答道:
“很难说,至目前为止,敢明目张胆把画面吹上天的情况并不多见。”
身处漩涡中央的厂商对此大都缄口不语,只有一家希望匿名的著名游戏厂商回复道:
“我们不搞这一套(指Bullshots),也不希望与任何涉及此事的报道发生关系,即使该报道夸我们不搞这一套。”
看来在这个问题上游戏业者还不如其它行业来得坦诚: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