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办公室8个人4人感染这种病菌!出现症状千万别忽视
2020-01-01 16:00:41  出处:科普中国  作者:陶宁 编辑:朝晖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朋友之间图个开心热闹,去外面聚个餐。为了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一起共餐。小孩子还没长牙,家长嚼碎了喂孩子。

……

也许你从来没想过,这样看似日常的行为,却隐藏着风险。

近日,“办公室8个人4人幽门螺杆菌超标”的新闻刷屏。

南京的孙小姐体检时发现自己"幽门螺杆菌"超标,可能与常常在外聚餐有关,更震惊的是同一办公室一半人都查出幽门螺杆菌"超标"。

办公室8个人4人感染这种病菌!出现症状千万别忽视

据统计,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50%,约7亿人感染这种细菌。

幽门螺杆菌很会隐藏自己,很多人并不能感知到它的存在。对于有胃部症状者,如果不好好进行治疗,可能会病情进展,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

这个可怕的“小妖精”到底有多可怕?又该如何预防呢?

幽门螺杆菌是什么?

“姓名”:幽门螺杆菌

“职业”:一种细菌

“体型”:形状呈螺旋状,而且呈杆状

“工作地点”:栖息在人体的胃部,具体一点是胃的出口部,与十二指肠相连的那一段

“兼职范围”:实际上它也可以流窜到口腔和肠道

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哪些危害?

导致胃炎、胃溃疡

导致胃溃疡,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

幽门螺旋杆菌是胃溃疡的“罪魁祸首”,这一发现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国际癌症机构将幽门螺旋杆菌定义为Ⅰ类致癌物,即致癌证据确凿的因素。

引起牙周炎

牙菌斑是牙周炎的首要致病因素,而牙菌斑可作为幽门螺旋杆菌的口腔藏匿地点。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牙菌斑内的幽门螺旋杆菌可以使牙周炎的发生风险提升 2~3 倍。

引发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与糖尿病、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帕金森氏病等疾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途径有哪些?

口口途径

消化道传播,例如集体用餐,交叉感染。

幽门螺杆菌不会老老实实呆在胃部,会逆流而上,通过食管进入口腔,躲在牙菌斑中,通过唾沫,也就是口水,污染食物进行传播。

粪口途径

感染者便后不洗手,手部携带细菌,被感染者与感染者握手后,如果被感染者饭前不洗手,那么细菌就会通过手直接接触食物进入体内。

密切生活接触

共同生活可通过共同进餐、接吻、接触生活物品等方式传播,因此幽门螺杆菌具有家庭聚集性。

水源性传播

饮用了未经消毒的水。

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啥症状?如何筛查?

症状:胃疼,胀气,口臭

胃部经常不适、疼痛,体检大便潜血时呈现阳性,提示有上消化道出血、胃炎和胃溃疡。

筛查:呼出气检测

体检者先服下尿素胶囊,如果有幽门螺旋杆菌存在,那么该菌携带的尿素酶可以将尿素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如果尿素中的碳元素用极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C14标记,那么检测呼出气中二氧化碳就携带有C14,从而发现幽门螺旋杆菌的蛛丝马迹。

易感人群:抵抗力弱者和生活不规律者。

抵抗力弱者:幼儿、老人和体弱者。

生活不规律者:比如熬夜,三餐饮食不规律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即便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也不一定会得胃癌,细胞癌变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漫长过程。

但幽门螺旋杆菌自愈可能较小,因此重在预防。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洗手

提倡用公筷

集体聚餐时考虑自助餐,提倡公筷,避免交叉感染,少聚餐。

分餐制

家庭成员体检发现如果是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携带者,应该与感染者分餐。

科学喂养幼儿,不要口对口喂食。

公共场合保持安全距离

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说话时保持适宜的安全距离,不过分接近,发言者尽量不要唾沫星子横飞。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酒,少吃烧烤,饮食规律。

另外,大蒜有助于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常吃大蒜者,幽门螺旋杆菌携带率较低。

少熬夜

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综上所述,幽门螺杆菌在我国,人群携带率高达50%。对于有胃部疾患的患者,考虑到加重病情及,降低癌前病变的风险。因此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联用的系统治疗,一般人群也不必过于担心,理性对待即可。

办公室8个人4人感染这种病菌!出现症状千万别忽视

责任编辑:朝晖文章纠错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病菌#细菌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