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华少“爱情多巴胺“理论引热议:多巴胺到底是福还是祸?
2019-04-26 00:39:59  出处:蝌蚪五线谱  作者:赵易 编辑:上方文Q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爱情电影《如影随心》最近在影院放映,虽然因为各种原因,电影口碑和票房双“扑街”,但片中华少饰演的医生郑可在面对想要离婚的伴侣时,发表的一番关于爱情与多巴胺的理论,却让很多人影响深刻,在网上引起热议。

华少“爱情多巴胺“理论引热议:多巴胺到底是福还是祸?
影片相关片段截图(腾讯视频)

华少“爱情多巴胺“理论引热议:多巴胺到底是福还是祸?
相关报道截图(新晚报数字版)

那么,多巴胺到底是什么?它对人体的情感和行为真有这么大影响吗?

在平时生活中留意一下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人:喜欢购物的人不断地购物,很多是根本用不到的东西;爱看书的人不断收集资料,远超过他一生的阅读量;喜欢吃零食的人不停的吃零食,明明知道对身体没有好处;爱看电视的人在夜里迟迟不愿离开电视机,可能并没有真正想看的节目;迷恋网游和社交网站的人,其实未必真的喜欢那些“练级”和“偷菜”的重复操作。

这些人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种对人体的情感和行为都有着巨大影响的神经递质——多巴胺。

华少“爱情多巴胺“理论引热议:多巴胺到底是福还是祸?

多巴胺是由大脑前额皮质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也许它的名字你并不熟悉,对它的分子式更加陌生,但你对它的感觉必然是非常熟悉。

它能给人带来渴望、兴奋和期待这类美好的感受。所谓爱情,也正是由脑内大量多巴胺分泌而产生的感觉。不夸张地说,人生的大量行为都受多巴胺的指挥,都是为了获得更多更持久的多巴胺的刺激而做出。

华少“爱情多巴胺“理论引热议:多巴胺到底是福还是祸?

在实验室中,小白鼠为了获得持续的多巴胺刺激,可以忍受各种痛苦,废寝忘食,甚至直到把自己被活活饿死。

在小说《呼啸山庄》中描述的反派希斯克利夫最后的情形,实际也是为了满足多巴胺的持续刺激而无暇吃饭,把自己活活饿死的。

多巴胺对人体具有如此强大的控制能力,它到底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

多巴胺是如何为我们工作的?

当大脑预见到某种行为会带来利益的时候,它就会分泌多巴胺,让人体感到渴望和期待。一旦人体产生这种感受,就会去积极地执行这种行动。

在长期的进化中,大脑通过这种方式来控制整个机体去以争取利益,在自然界残酷的生存环境中竞争获胜。

大脑非常理性,它相信即使暂时出现行为的结果不令人满意,但是若能持续遵照长期进化所获得的见解行事,终究会获得利益。这一套机制非常成功,至少在人类步入现代文明世界以前是这样的。

华少“爱情多巴胺“理论引热议:多巴胺到底是福还是祸?
多巴胺是大脑的“回报和愉悦”感知中心

在原始社会,营养丰富的食物是非常罕见的,一旦得到就应当尽量多吃,这显然是非常有益的策略。因为下次再获得食物的时间难以预料,如果仅仅因为感到饱了就停止进食,就太不明智了。

而在原始社会的生存条件下,对于男性来说,与异性交配的机会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女性的身体对男性来说,有很大吸引力。哪怕仅仅是看到,都会带来大量多巴胺的刺激,因为如果有更多的机会看到女性的裸体,一般来说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交配机会。

华少“爱情多巴胺“理论引热议:多巴胺到底是福还是祸?

除了食物和性之外,物资、书籍和信息,在人类进化历史的大部分时间中都是非常短缺的。所以即使暂时用不到,一旦得到就先收集起来,一般来说都会是明智的决定。

被多巴胺激励的行为会在将来得到奖励,人体对此坚定地信奉并根据情况全力执行。这就是多巴胺的作用——对奖励的承诺,所以多巴胺也被称为人体的奖励中心。不过,多巴胺的能力还远不止于此。

智能也可以被重新编码?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一旦你认识了多巴胺,你就能明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了。

好德,那只是人们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产生的行为倾向,多半是假好;而好色,那可是有着强大的多巴胺奖励系统支持的本能倾向,那才是真好。

不过,孔子这句话同时也告诉我们,人们是可以把“好德”培养成“好色”那样的真好的,其中的秘诀就在于对多巴胺分泌机制的重新编码。

华少“爱情多巴胺“理论引热议:多巴胺到底是福还是祸?

由于大脑前额皮质具有高度智能,它可以在生活过程中学习到新的事物,认识和了解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新事物,记住它们可能带来的奖励,并对多巴胺的分泌机制重新编码。能够获得这些事物的行为就会得到多巴胺的激励。

我们注意到,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学习起来往往更有动力,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也更加愉快而少有压力。

这是因为大脑注意到取得好成绩会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这种表扬会令自己感觉良好,于是大脑认为这是一种获得奖励的机会,它可以把“努力学习”与“多巴胺的分泌”联系起来,让人在学习过程中真心地感到兴奋而有乐趣。

华少“爱情多巴胺“理论引热议:多巴胺到底是福还是祸?

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这种联系可以自发形成。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自觉地做这件事,那就是所谓“培养学习兴趣”。而其中的机制就是找到把“学习过程”与“多巴胺的分泌”联系起来的方法,人与人也许不同,但总是有办法的。

多巴胺会僵化地指挥我们搅乱生活?

多巴胺作为的大脑的一种分泌物质,本是为了人类的利益服务,增加人类在生存竞争中的的优势。

不过,现代人类生活在一个与以往大不相同的世界,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与人类大脑长期进化时所处的环境有着一些明显的差别。

这些差别导致很多对于原始人的生存非常有效的生理设计,放在复杂的现代社会却不能给我们继续带来利益,甚至带来危害。

华少“爱情多巴胺“理论引热议:多巴胺到底是福还是祸?

在进入现代信息社会后,人类在百万年的进化史中第一次面临着营养过剩、物资过剩、信息过剩的问题。大脑的原始经验大都难以直接应用到这个社会。

身处现代社会的人类如果还是简单地依赖原始多巴胺的指挥来行动,就会造成类似贪食、购物狂、信息强迫症等这样的行为偏差。

除了物资等的极大丰富之外,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也并非我们的大脑所熟悉的环境。即使是大脑那种自发地把行为奖励和多巴胺关联的重新编码能力,也难以直接帮助我们在复杂而多变的现代社会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所有这些新的情况,都对现代人类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华少“爱情多巴胺“理论引热议:多巴胺到底是福还是祸?

如何做到心智的成熟?

如果我们能够面对复杂现代社会的考验,我们就可以发展出判断力、意志力等新的技能,让我们从心智上成熟起来,帮助我们在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立足。

心智成熟的人,应当能够做到孔子所说的成人的基本标准——见利思义。其中的“利”就是多巴胺对我们的激励方向,而所谓“义”就是去思考它背后的联系。

华少“爱情多巴胺“理论引热议:多巴胺到底是福还是祸?

首先,我们应当在感到多巴胺对我们施加影响的同时,了解其背后形成的原因,了解那种渴望、兴奋、期待的背后究竟是什么,用智慧去分析那些原因是否真的值得我们那么兴奋地去努力争取。

其次,我们还可以学会主动利用多巴胺的这种可重新编码的激励性质,来帮助我们修正自身的不良爱好,培养好习惯。能做到这一点,就能逐步达到孔子所说的成人的高标准了——臧武仲之智,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

多巴胺能为我们带来渴望、兴奋和期待这类美好的感受,但你不要被它变成购物狂、收藏癖、吃货、电视迷或网虫哦!

责任编辑:文章纠错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爱情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