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为了治好精神病 医生拔掉了……牙齿
2019-01-08 18:21:35  出处:蝌蚪五线谱  作者:杨光 编辑:上方文Q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1921年1月11日,亨利·柯顿医生站上了普林斯顿大学的讲台。台下乌压压坐了将近四百名听众。

这是柯顿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之一了。普林斯顿大学定期举办面向公众的讲座,介绍当今学术界最尖端的研究成果。

柯顿信心满满。他今天将要介绍精神病学界突破性的进展,其重要性不亚于高精尖的核物理、分子生物学等等。毫不夸张地说,这个成果将造福全人类。

他要告诉世人,精神病可以治疗。

为了至少精神病 医生拔掉了……牙齿
亨利?柯顿医生 网络图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时代背景。一百年前是大多数人还将精神病视作恶魔附身的年代。医学界对于精神病的了解甚少。关于病因的假说有两种,一种是遗传说,另一种则是弗洛伊德的儿童时期创伤说。无论哪种,都暗含了一句潜台词:精神病是无法治疗的。

但是柯顿反对这一观点。自从他就任新泽西州州立精神病院的主任一来,就不遗余力地实践、推广自己的理念。

“要治疗精神病,就必须找到病因。在座的各位一定都有过发烧的经历,请你们回想一下,”柯顿引导着听众,“人在发烧的时候是不是神智不清、满口胡话,烧一旦退了精神也随即恢复正常?”

“这让我想到,精神病的源头也许在于生理上的疾病。抑郁、妄想、狂躁、幻觉都由生理疾病引发。当我们治愈了生理上的疾病,精神疾病也将随之痊愈。”

无论放在当时,还是现在,这都是惊世骇俗的理念。然而,更惊世骇俗的还在后面。

为了至少精神病 医生拔掉了……牙齿
描绘高烧病人产生幻觉的画作 网络图

柯顿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将钳子伸进病人的嘴巴,拔掉他们的牙齿。

自1916年始,柯顿开始为病人拔牙。长得参差不齐的、牙根感染的、有蛀洞的、甚至只有轻微牙周炎的牙齿,都逃不过被拔掉的命运。

当然,拔牙治不好精神疾病。当柯顿发现拔牙不管用的时候,他的选择是继续切除其它器官。从上到下,柯顿依次从病人们身上切除了鼻窦、扁桃体、胃、胆囊、脾、结肠、女病人的宫颈、卵巢以及男病人的睾丸。

讲台下鸦雀无声,听众们的震惊可以想象。接下来柯顿放出了一个接一个的成功案例,他向听众宣布手术治疗法达到了85%的治愈率。

85%堪称一个天文数字,尤其是放在当时,绝大多数人还不相信精神病可以治疗的时代背景下。

但需要指出来的是,那时抗生素还没有发明,许多病人直接死在了手术台上,还有很多死于术后感染。

柯顿的实验记录里,术后感染的死亡率大概在30%,实际的数字可能比这个要高得多。

不过在柯顿看来,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些病人只是运气不好,没有活到病愈的那一天。因此在计算治愈率的时候,他把这一部分死去的病人通通排除了。

为了至少精神病 医生拔掉了……牙齿
柯顿的医学著作里的一张插图,病人展示拔掉牙齿的口腔 图片来源:wikipedia

柯顿发表演讲后一年,纽约时代杂志发表了一篇对其演讲的评论。文章中形容柯顿的研究是到目前为止,精神病学界最先锋、最前卫、最深奥的成果。精神病人的数量正在上升,但因为柯顿,病人的未来有很大的希望。

柯顿声名大噪,前来找他进行手术的病人家属几乎将医院的门槛踏破。与之相反,那些真正要躺上手术台的病人们却激烈地反抗。家属有权利替病人作出决定,很多病人都被强制做了手术。

在一片赞誉声中,柯顿的挑战也正在袭来。

首先提出质疑的是柯顿的同门师妹菲利斯·格里纳克医生。格里纳克医生在医院实习期间,发现病人们因为牙齿被拔掉而无法正常进食与说话,职工记录十分混乱,手术数据相互矛盾,病人死亡率非常高。

这些疑点她全部记录下来,可是报告还没有来得及完成,格里纳克就被她的老师给调走了。

精神病学界开始有人怀疑柯顿提供的数据真实性,这些质疑最终引发了新泽西州参议院对医院和柯顿的调查。

为了至少精神病 医生拔掉了……牙齿
年轻的菲利斯?格里纳克医生 网络图

如果参议院最终判定柯顿有重大失误,他的职业生涯可以说就到此结束了。柯顿肩上的压力之大可以想象,他觉得自己的精神快要崩溃了。

作为一名笃信手术治疗法的医生,他的自我治疗方法很简单——拔掉自己的牙齿。神奇的是,牙齿一拔,他的精神也恢复了正常,不过那并不是因为拔牙的原因,而是参议院因为证据不足中止了对他的调查。

到1930年退休,柯顿一共拔出了约11000颗牙齿。

三年后他死于心脏病突发。媒体和医学界深切缅怀,虽然没有直说他是一位救世主,却形容他是为病人谋求福音的先锋。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柯顿的手术疗法在现在看来非常可怕,可在当时却受到盛赞。

这提醒了我们,时代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为了避免悲剧重演,现在进行医学实验,也应该格外谨慎。

为了至少精神病 医生拔掉了……牙齿
讽刺漫画。图中医生在手术时方想起让护士将医学伦理递过来查看 图片:Arend Van Dam

责任编辑:文章纠错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