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学院今天宣布,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引力波探测计划的三位关键科学家,奖励他们在“LIGO探测器、引力波探测方面的决定性贡献”。
三位科学家均来自美国LIGO、意大利Virgo引力波合作组,其中奖金的一半授予Rainer Weiss,另外一半由Barry C.Barish、Kip S.Thorne分享。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引力是由质量所引发的时空扭曲所造成的,任何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都会对周围的时空产生影响,作用的形式就是引力波。
引力波无处不在,但是非常微弱,只有像超新星爆发、中子星与黑洞相撞、黑洞合并,才会产生足够强烈的引力波。
早在1957年,人类就开始了引力波探测,但一直没有得到直接证据。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Russell A.Hulse、Joseph H.Taylor曾经发现脉冲双星而获得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也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间接证据。
美国从1995年启动了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LIGO,意大利、法国合作搞了Virgo,此外英国、德国、日本、中国页都有引力波研究项目。
2015年9月14日,通过LIGO计划,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信号,由质量分别相当于29个、36个太阳的两个黑洞合并时发出。二者形成了一个21倍太阳重量的旋转黑洞,大约与太阳相当的物质转化成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释放出来。
2015年12月26日,高新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Advanced LIGO)的两个探测器再次记录到了新的引力波信号,并合的两个黑洞质量分别相当于8个和14个太阳,形成了21倍于太阳质量的旋转黑洞。
2017年1月4日,LIGO第三次探测到引力波,依然由两个黑洞并合产生,质量分别为太阳的62倍和21倍,而形成的新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49倍,进一步证实了超过20个太阳质量的恒星黑洞的存在。
这不仅再次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为了解双黑洞系统的成因提供了线索。
2017年8月14日,位于美国华盛顿和路易斯安娜的LIGO引力波天文台、意大利的Virgo引力波天文台同时探测到了新的引力波。还是一次双黑洞合并,距离地球约18亿光年。两个黑洞质量分别为太阳的31和25倍,合并后的黑洞质量为太阳的53倍,损失的3个太阳质量转化成了引力波,在宇宙泛起一波涟漪。
得益于意大利Virgo引力波天文台的加入,科学家第一次使用三角定位法,比较准确地确定了这次引力波事件发生的位置,而之前三次都只能在太空中模糊地指定一片弧形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