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当EVD成为行业推荐标准之后
2005-04-02 22:20:00  出处:快科技 作者:存储时代-赵效民 编辑:ZZYQ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关心这一领域发展的朋友都知道国外的两大标准——BD与HD DVD,一个由索尼主导开发,另一个由东芝主导开发。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上,这两个标准将是未来的两个主流高清晰规格。那么在中国呢?与这两者相比,EVD有何优势?

1、不是画质……

前文我们说了,EVD从其本身的设计来看,并无过人之处,占整个光盘容量94%(假设只有一个音轨)还多的视频部分仍沿用DVD时代的MPEG2 MP@HL编码,最高16Mbps的码率,而目前市场上所卖的EVD光盘大部分的码率为9Mbps,并且分辨率并不是标准的HDTV所规定的标准分辨率(1280X720p、1920X1080i),是自创的1440X1080i,这可能是为照顾目前国内大部的电视显示比例还都是4:3的结果。

索尼主导的BD,在一开始也是采用MPEG-2的编码。按理,EVD的这种设计国外的厂商肯定早就想过,但索尼的设计码率是22Mbps,这说明什么呢?如果16Mbps能满足需要,那么索尼为什么会这么设计?要知道,16Mbps的码率下,一部133分钟的片子只占16GB的容量(外加一个384Kbps的AC-3音轨),BD的最低容量23.3GB就已经完全满足要求了,再外加多个音轨都没有问题,原因可能就在于16Mbps的MPEG-2对于HDTV编码并不足够。

当然,我们现在大部分人从未看过BD的画质,但相信肯定会有区别的。而最关键的,在采用16Mbps码率时,EVD只能保存50分钟的片子,这不禁让我想起DVD早期用两张D5发行一套高品质DVD电影的情形,所以现在也只有EVD的演示片会用这种码率制作。而在使用9Mbps码率时,我们可以算一算,假设音频的码率为384Kbps,一张DVD-9的光盘的有效容量8GB(制作过DVD-9光盘的朋友大多知道,不可能用满8.5GB的容量),那么此时的EVD影片的长度为116分钟,而这是最大限度,如果刨去字幕、菜单等辅助内容,105分钟(1小时45分钟)的确是主流EVD光盘的上限,还好这个长度很多电影都能装得下。

要知道,9Mbps的码率与DVD-9常用的5-6Mbps码率相差并不多,但分辨率则大幅度提高,以PAL制为例,从720X576(414720个像素)提升到1920X1080i(2073600个像素,也就是EVD宣称的207万像素,这里不难看出EVD玩了一个数字游戏,其实要想支持1920X1080i,就必须要达到这一像素数,它对于HDTV并不是一个亮点,只是一个基本的要求)或1280X720(921600个像素),分别提高了5倍和2.2倍。虽然借助于MPEG的编码原理,可以做到画面增大而画质不减,但前提是影片的相对移动场景要少,否则前后帧变化的场景越多,MPEG的编码效率也就越低,这就意味着,低码率的MPEG-2编码在应付大动态场景时将会力不从心。当没有对比时,EVD的画质相对于DVD肯定是明显进步的,但如果有对手了呢?这就埋下了伏笔,笔者预测,在画质上,EVD将不会是BD与HD DVD的对手。

2、不是EAC……

再说说EAC,在此我可以先不管它是不是比杜比AC-3更好,也不在此列举其种种优点,但从业界支持的角度来说,EAC也并不是EVD得以成功的卖点,至少近期不会有什么帮助。

我们都知道,AC-3这类的编码标准,要想有存在的价值,需要影碟机以外的厂商给予强力的配合,那就是AV放大器(接收器)厂商。在目前,想组建家庭影院的用户,肯定会寻找那些带有AC-3、DTS标识的AV放大器,否则即使能从影碟机进行光纤输出也是白搭。那么现在的EVD呢?请大家到市场上找找,有没有支持EAC解码的放大器呢?这的确是个问题,它意味着EVD的用户,如果买到的EVD光盘只有EAC编码的话,将不能实现5.1声道的环绕效果,而只能听听双声音的模拟声音,这肯定不是EVD的设计者所希望看到的,但事实就是如此。


当EVD成为行业推荐标准之后

HD DVD所使用的Dolby Digital Plus音频方案示意图,AV放大器的地位不言而喻

也许,国内的一些放大器厂商将会推出支持EAC解码的产品,但至少目前还没有,而且就算有,面对国外的强势品牌,国内的用户会不会因为EAC而转变购买思路?这肯定要看EVD的魅力到底能有多大了。不过,在高清时代,我们要知道EAC的对手将不再是AC-3,而是的Dolby Digital Plus(AC-3+)和DTS-HD,与它们相比,不知EAC还有多大优势(当然,EAC也有一个Plus版本,但不知近况如何)。

3、优势就是成本!

再放眼EVD的其他功能,其所宣传的相对于DVD更好的互动界面,与HD DVD和BD相比并不占上风,新开发的128bit数字水印及非对称加密系统与国外目前正在开发的AACS(高级内容访问控制系统,HD DVD确定采用)相比,可能是半斤八两。而且HD DVD与BD现在就已经有制作软件方面的支持,EVD呢?产业链明显欠缺,虽然使用着与DVD同样的光盘,但市场上目前没有一个软件可以制作EVD光盘,能在PC机上播放它的软件也几乎没有(我是没见到,但我还不敢肯定没有)。所以,EVD目前唯一的应用就是影片发行,产业覆盖率明显要小得多,产业抵抗能力也自然较弱。

这样一来,在我的眼中,EVD的最大优势就是成本了。BD与HD DVD的影碟机现在还没有上市,而EVD的影碟机已卖了一年多了,价格早已在1000元人民币以下。而在今年下半年将要上市的HD DVD影碟机的北美价格会在999美元,也就是8200多块钱,这样的价差的确非常明显。到2008年,HD DVD影碟机才有可能降到299美元(2500元左右),至于BD影碟机,现有还没有确切的上市预计价格。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张宝全所言“国外的标准在追赶我们”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EVD成为行业推荐标准之后

新科是最坚定支持EVD的影碟机厂商,如今的EVD影碟机价格早已经降到千元以下,而这将是其最大的优势

另一方面,再看看光盘的价格,现在的EVD正版光盘号称会降到10元左右,而比BD更便宜的HD DVD的影片发行价格为19至29美元,不用乘8.2就能看出谁便宜了,所以在盘片方面,EVD也是有着绝对的成本优势。

因此,客观的说,现在的EVD的确是世界上第一个达到HDTV规格并已经市场化的高清晰光盘标准,的确领先于国外的同行,但HDTV电视有等级之分,影碟机也是如此,从中我们也看到了EVD的一些力不从心。与HD DVD和BD相比,EVD是红光DVD时代的强弩之末,前者的生命力才刚刚开始,而后者的前进步伐已经有了较大的限制。可关键就在于,若想突破这个限制,那么EVD的优势也将大大削弱。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