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数码相机新技术纵横谈
2004-12-18 23:17:00  出处:快科技 作者:《个人电脑》 编辑: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光学防抖技术-成像器件防抖]

与镜头防抖技术相对应的是成像器件防抖技术。它的实现原理与镜头防抖其实差不多,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CCD/CMOS器件可以接收到稳定的光线。所不同的是,镜头防抖通过镜头的实时移动来保证光路的稳定,而成像器件防抖则是通过CCD/CMOS感光器件的实时移动来保持光路的相对稳定。

到目前为止,开发出成像器件防抖技术的实际上只有柯尼卡美能达一家厂商,其高端机型DiMAGE A1与A2便使用了该项技术。要说明的是,成像器件防抖是数码相机的专利,传统胶片相机不可能采用类似的做法。因为要在拍摄过程中移动胶片肯定是无法实现的,而要移动小小的CCD器件就容易得多(柯尼卡美能达只使用CCD感光器件)。


数码相机新技术纵横谈

该技术在去年7月被成功应用到美能达的DiMAGE A1相机中,DiMAGE A1的CCD感光器件被安装在一个可移动的托架上,相机电路系统中同样有振动感应器,在拍摄时感应器实时检测到相机抖动的方向和位移,而CCD移动托架就会根据检测到的振动量作反向的移动,由此抵消了机身振动造成光线无法稳定定位的问题。美能达表示,启用CCD防抖功能后,快门速度允许降低3档,此时依然可保持相当好的拍摄质量。在今年初推出的DiMAGE A2升级机型中,美能达对该技术作进一步的改良,使之具有更高的感应精度,应用上日臻完善。

对镜头防抖技术来说,镜头本身的设计较为复杂,往往得为自己的产品线设计多个不同的防抖镜头,但机身设计就较为简单,基本上沿袭现有的设计方案即可。美能达的CCD防抖技术刚好反过来,它可以使用普通的相机镜头,保证较好的镜头通用性和小体积,但机身设计就较复杂一些。美能达必须为CCD器件设计一个可移动的托架,再加上专门的驱动系统,三者共同组成一个防抖组件(图5)。这样,整个感光组件不可避免出现厚度明显增大的情况,难以用在超薄机型中。

但在通用性上,CCD防抖还是有明显的优势,不同像素数和尺寸的CCD感光器件可以共享同一套防抖设计,美能达只要拿出一套方案就可以在绝大多数产品中共同使用。在实际的使用效果上,CCD防抖同样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一般来说在拍摄时人手的震动频率在1到15赫兹之间,而对于1、2赫兹的低频震动,镜头防抖技术并不十分敏感,初期反应时间较长,可能难以获得比较理想的拍摄效果。但美能达的CCD防抖可感知到低频振动并及时作出反馈,综合表现较为出色。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