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逐条粉碎!三则被误读的四川地震研究
2013-04-25 13:46:08  作者:上方文Q 编辑:上方文Q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雅安地震发生后,有三个关于地震研究的报道吸引了人们的注意。第一个说美国人早在一年前就预报了汶川地震,另一个说汶川地震后北大教授称相关地区4000年内无大地震, 第三个说5年前就有人预测到了这次雅安地震。此时爆出这三则新闻都让人震惊与愤怒,可真相是如何呢?果壳网认真地告诉我们,小心被忽悠了!

美国人一年前就预测了汶川地震?

2008年汶川地震后,网上就有流言说美国人早在一年前就预报了这次地震。雅安地震后,这个流言又开始传播。这个流言始于美国国家自然地理2008年5月16日的一篇报道。这个报道用了一个不太负责任的标题:《近一年前研究警告中国地震风险》(Study Warned of China Quake Risk Nearly a Year Ago)。

这则报道传入国内时,就走样成了“美国人一年前就预测出了汶川地震”。

事实上,这篇报道提到的研究是发表于2007年的美国杂志Tectonic上的《青藏高原东缘北川和彭关断层的活动构造》(Active tectonic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其实是对于北川地区的地震灾害风险进行的分析。

作者利用前人和自己的资料对北川—彭灌断层的历史地震活动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关于该地区断层活动速率、历史地震发生的时间等的信息,如龙门山断裂带和四川盆地的相对运动速率约为4毫米/年,在8000年到12000年之间,北川断层曾发生过一次较强地震,彭灌断层在1000年之前和1000-900年之间,各发生过一次较强地震。

在同一个断层中,不同的位置发震周期都不一样;在不同的断层乃至不同的地质背景下,地震周期更是千差万别;况且目前的方法手段还不能做到精确的定年。这些因素决定了并不能根据简单的统计方法不加区别的计算周期去预测地震。

地震发生的周期短则几十年,长则几乎可以与人类的文明史相当,甚至更长。人类有价值的地震记录不过几百年,从这些记录中,只是知道了地震的发生是有周期性的,现在的地震理论研究也是基于周期性来进行的,但这些对地震的精确预报并没有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逐条粉碎!三则被误读的四川地震研究
当历史文献上没有记录时,研究历史地震就要找到正在活动的断层(称为活断层),然后开挖探槽,研究地震发生的历史。

四川4000年内无大地震?

第二篇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沈正康的一篇研究,被报道成了“四川在4000年内无大震”。这篇文章在2009年发表在英文期刊自然—地球科学上(Nature GeoSciences),题目为《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断层结合处与障碍断裂处的滑差最大》(Slip maxima at fault junctions and rupturing of barriers duri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研究分析北川断层上类似汶川那样的大地震的复发周期约为4000年。

这篇论文的研究方法是用GPS测得了汶川地震后的变形情况,得出在北川断层不同区段的滑动位移,比如在其中一段的同震位移是4.8米,平均运动速率是1.2毫米/年。假设断层的运动是均匀的,那么在这个速率下,再次积累4.8米的应变就非常容易得出了:4.8米÷1.2毫米每年=4000年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计算了北川断层不同区段的地震重复周期,如北段是2300-4000年,中部是1400-4400年,而南段2300-10000年。综合考虑,得出北川断层上大地震的复发周期约为4000年。

这绝不是表示这里今后4000年内不在发生地震。这个周期只是一个估算,根本不是地震周期的精确值,而且这个估算是针对的汶川地震那样的特大地震,一些震级较小的地震复发周期比这个要小很多。这里的研究只是评估未来的地震灾害风险,不是进行短期预报的。

汶川地震后就有学者预报了5年后的雅安地震?

其实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就有研究判断汶川西南方向地震的风险有所增加,例如2008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由2008年汶川地震的引起的应力变化与四川盆地中增加的风险》(Stress changes from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increased hazard in the Sichuan basin)

研究指出,汶川地震发生后,破裂面向东北方向发展,而西南方向发展很短。而且,余震主要发生在东北部分,余震震级都不大于6级(最大的两个为6级)。通过对地震后北川断层(汶川地震的发震断层)及其周围断层的应力状态计算发现,一些(红色)断层应力有增加,少许(蓝色)降低。如果一个断层的应力增加,那么就会使该断层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增大,黄色的点并不是作者预测的震中所在地。另外作者表示增大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指的是汶川地震后的一段时间,没有提是2013年。

这是作者对今后地震灾害危险性进行的一个分析,发现有些地方受汶川地震的影响,危险性增大了。同样,中国学者陈运泰也没有预测2013年的雅安地震,同样是对一些区域地震灾害的危险性做了分析,但是新闻报道显然误解了。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论文中提到了当地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这才是这篇论文针对震区有意义的地方,但是从目前结果看,这部分内容显然没有受到特别重视,也没有机制指导当地采取预防性的措施。

逐条粉碎!三则被误读的四川地震研究
来自该研究的图片:白色五星为汶川地震的震中,白色圆圈为至2008年6月5日的余震。红线是应力增加的断层,蓝线是应力降低的断层,而黄色的点是人口密集的城市。

如果不能预测地震,这些研究有什么用?

以目前的研究水平,临震预报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就必须分析它的灾害风险。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以及历史地震保存的不完整性、合适测年样品难易采集、人力和资金的限制,研究结果能做到这部分已属不易。同时从中长期来看,这些研究都为分析该地区的地震灾害风险提供了依据,可以为工程建设、灾害预防等提供指导。

逐条粉碎!三则被误读的四川地震研究

这是2008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美国未来2500年内发生一次较强的地面运动(地震所致的)的概率,颜色越深表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简单来说,就是评估未来一段时间内一个地区地震灾害大小的可能性。中国目前也在做这个工作。

结论:

这三项研究在传播中都遭遇了误读,美国学者并没有提前一年预测汶川地震,北大学者也不曾说过汶川地震后4000年四川不会发生地震,也没有地震学者预测了2013年的雅安地震。在现在的技术水平下,结合GPS资料、强地面运动资料、应力分析资料和历史地震资料,可以评估未来地震灾害风险,但是无论国内国外,都没有能力准确预报地震。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地球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