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电商三国杀
2012-08-16 09:33:09   编辑:上方文Q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B2C电商领域,版图之争愈演愈烈,天猫、京东、苏宁捉对厮杀,掀起“史上最强的电商价格战”。这种现象反映的是中国电子商务当前被“价格战”型模式主导这一现实。

这种现象背后,受到某种商务力学的支配。中国电子商务最基本的力学关系,是小马与大车之间的关系——电子商务这匹小马占交易额不到5%,而实体商务这辆大车占95%。价格战主导中国电子商务,是由小马与大车的相对关系决定的。

如果以交易额测量实力,电子商务与实体商务目前的力量对比,大约在5%对95%左右。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相比,网络零售总额比例仍然较低。

说这个是为了提供对天猫、京东、苏宁的价格战的一种新解释:如果占95%份额的实体商务盛行打价格战,只占5%的电子商务这个“小行星”,顺其自然就只能围绕着打价格战来运转。这不取决于天猫、京东、苏宁本身主观上愿意不愿意。最典型的是马云,一直倡导因小而美,但被现实国情左右,结果更多实现的是因大而美。天猫、京东、苏宁盛行打价格战,无他,一言以蔽之,争的就是(老)大——谁大,谁才日子过得美。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我国实体商务从整体上还没有摆脱以做大为追求、以价格战为手段、以粗放经营为特色的传统流通模式,它就向太阳吸着地球转一样,吸着电子商务违背自身本性,以实体经济的规律在运转。这是天猫、京东、苏宁电商价格战背后看不见的宏观之手。

而B2C电商何去何从?曾鸣说得好: B2C只是一个过渡型的商业模式,未来真正的商业模式是C2B(CustomerTo Business)。

B2C因为现实,所以是合理的;C2B因为合理,所以一定会成为现实。

京东为什么不会死,是因为其绑架了庞大的利益集团。不过,京东未来面临的最大危险,倒不在于资金链的断裂,更在于其在B2C市场抢得领先地位后,并没有打造出复制度低的差异化商业模式来确立核心竞争力、构造行业壁垒,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在不断削弱京东以往的价格竞争优势的同时也正在削弱其品牌的可辨别度。

电商十年,京东商城是最大另类,野蛮的增长速度令其赚得成功光环,不盈利靠资本驱动的模式又令其招致空前的质疑,如今,陷入价格战包围圈成为“众矢之的”的京东又蒙上些许悲情色彩。

或许,是刘强东亦正亦邪的枭雄本色,一手造就了今天亦正亦邪的京东商城。如果说,刘强东既往的能力和自信带来了京东今天的成功,那么,这种自信未来同样可能带领京东走入绝境。

价格战:京东七伤拳

有人说,以京东为代表的一类电商,打造了中国电子商务“另类”商业模式,即主营业务不赚钱,从风投市场赚钱。由此,近一两年,京东的资金链安全也是一直饱受业界质疑。

但是,当李国庆公开抛出京东撑不过10月的言论,当所有人都开始怀疑京东囊中羞涩难以维系的时候,刘强东再次高调掀起了今年B2C电商新一轮价格战。

6月18日,京东以店庆之名发起促销,号称“让利10亿”,随即受到天猫、苏宁易购等数家电商的“围剿”,京东店庆日成为电商全民促销节。

价格战,可谓京东规模迅速成长起来的最大法宝,起到扩大市场份额和广告宣传的巨大作用。不过,流血抢占市场,带来的恶果也是逐渐显现,诸多媒体和网民都爆料所谓的“让利10亿”已经名不副实,京东的价格战开始力不从心。

有业内人士称,每逢促销,京东商城先涨价、再降价已经成了一种习惯。6月1号京东商城店庆月启动的第一天,相比5月底,无论是整体类目还是在3C数码类目上,京东商城商品的价格都出现了明显上涨。在京东促销活动页面的商品上,仅有10%商品价格比其他B2C商家低。

而对于京东而言,各方势力纷纷加入价格战,不仅让其价格优势逐渐丧失,更多的负面效应在于,其以往塑造的品牌概念正在混战中弱化。随着电商诚信机制的普遍完善,随着用户网购消费习惯的形成,京东靠3C培养起来的正品和诚信形象不再对网购行为具有决定性影响力。

消费者也越来越像随时迁徙的候鸟,往返于各大电商各种促销活动之间不问归路,用户忠诚度和用户黏性正在消释,心安理得享受着看他们脸色行事的电商们提供的或真或假的优惠。用刘强东的话说,B2C电子商务的本质竟是“娇惯消费者”。

低成本:能否成出路

在业界,价格战的出路普遍不被看好,不过,无论出于什么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无法停止住价格战步伐的刘强东,正在试图赋予价格战自己的解释。

刘强东表示:“京东核心的商业逻辑并不是仅仅是低价,要做的是成本最低。通过物流投资、信息系统投资,不断降低成本,保持低价优势。从而在价格低的情况下保持净利润不变。”

种种迹象表明,刘强东的目标依然是把京东打造成线上沃尔玛:做大规模,做低成本,赚取规模利润。

派代网CEO邢孔育告诉记者,随着京东销售规模达到300亿左右,渠道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正在加强,京东对供应商的强势地位将会慢慢凸显。

亿邦动力CEO郑敏也曾告诉记者,京东用低价获得市场支配地位,之后利用支配地位可以获得规模利润。

不过,刘强东面临的挑战依然太多。2011年B2C网购3C市场整体规模约为770亿,京东大概占了不到200亿,相比整个肯定过万亿的市场,依然体量不大,京东要成长到有足够话语权的规模,路还漫长。再来看家电市场。北美网购市场最成功的家电零售巨头百思买,其网购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也不过百分之五。2010年全年国内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就超过一万零四百亿元,对于线上京东来说,想获得渠道话语权难度相比3C市场更大,之前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很多供应商资源上,不似国美和苏宁是厂商的一级代理,得不到厂商的更多支持,京东商城更多只能跟更低一级的代理商和经销商合作。

其次,京东的销售额目前主要来自3C产品,但是毛利率只有5%左右,能否支撑物流费、广告(去年京东广告费用支出为4.9亿元)、技术和管理费用?业内亦有诸多声音,其实线上线下的销售成本正在接近,不具有竞争优势。自营式的线上百货商城,每增加一类商品品种、一个消费者、每成交一个订单都会导致同样成本的上升,营销成本自不必说,至少相比于线下商场要承担相应的物流。

而且,随着价格战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流量转化率、顾客回头率这些指标都不容乐观,这些都是与京东的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品牌建设息息相关的。

百分点科技CEO柏林森曾告诉记者,亚马逊网上用户从访问到购买的转化率达到16.5%,而国内的电商网站转化率一般都仅在1%左右。

原当当COO黄若认为,大马力的水泵和不断漏水的水桶,这基本上就是国内B2C的现状。花钱请客户谁都能办得到,打折、赠送、免单等方式能很快吸引一批客户来,让客户留下来才是学问。

相比于国外的亚马逊等电商网站,京东商城等国内网站在转化率和个性化推荐技术上依然存在着太大的差距。最近,一位中国经营报多年关注电商的朋友在和记者聊天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她曾经在京东购买了一台iPhone 4S,当她后来上京东时,总是不断被推荐其他厂商的手机——事实上,这种推荐在商业逻辑上其实并行不通。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京东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