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Core i7-3770K继续开盖!不同硅脂温度对比
2012-05-16 15:14:16  出处:快科技 作者:上方文Q 编辑:上方文Q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结论:

最后作个图表,汇总数据。上一次测试的开盖前后数据已经扣除室温差值4.2℃,核心平均温度取AIDA64录得的四个核心平均温度的平均值,核心最高温度取CoreTemp在烧机过程中录得的最高值。  

Core i7-3770K继续开盖!不同硅脂温度对比

分析数据我们可以看到:

1、除去星牌DRG33白硅脂之外,最差表现是开盖前的默认状态,最好则表现是去掉顶盖直接使用Liquid Ultra液态金属接触散热器底座,两者核心最高温度相差7℃,核心平均温度相差7.6℃。

2、PCWatch的测试结果和这里不符。开盖前默认状态与开盖后使用Liquid Ultra再盖回顶盖相比,最高核心温度相差5℃,平均核心温度相差5.8℃,并没有他们所说的20℃之多。

3、无论有无顶盖的情况下,Liquid Ultra液态金属导热介质与NT-H1硅脂差距并不算大,其中有顶盖的情况下NT-H1硅脂核心平均温度反而低0.4℃,无顶盖则高2.4℃。

4、液态金属跟硅脂一样涂多了也不好,温度反而会升高。这么看来,PCWatch的测试结果也许还有“提升”空间。

5、从Liquid Ultra和NT-H1加上顶盖与去掉顶盖后的数据对比来看,温度差距在2℃之内,说明去掉顶盖后即使内核与散热器底座接触面积小,也不见得会影响散热。

6、Intel的原装硅脂并不是很差,不过和导热较好的介质与钎焊确实还存在一定差距。

7、星牌DRG33这汇总硅脂的导热能力和好的硅脂真不是一个级别的,这里不值得省那几个小钱。

那么可能影响测试结果准确性的原因有哪些呢?

1、在裸奔内核直接接触散热器的时候,无法确保每次安装散热器的力度都一样,因此对这部分测试结果可能有一定影响,但是从测试完毕之后硅脂分布的情况以及相同硅脂、有无顶盖的测试结果温差来看,影响是有的,但不会多明显,这并不是最关键的。

2、室温波动幅度有1℃左右,因此测试结果误差1℃以内的数据可以看成是正常的误差范围。

3、最后使用NT-H1直接接触内核的测试,在前边已经尽量把液态金属清理干净,但核心没有办法百分之百擦干净恢复到镜面效果,可能会影响表面平整度,但是从数据的结果来看,还比较符合预期的。

折腾了这么久已经可以确认,Ivy Bridge的核心发热量高依然是导致高温的主要因素。即使更换了液态金属散热硅脂,在电压低了0.1V还多、频率同样跑4.5GHz、满载供电输入功率低了20W左右的情况下,发热量基本相当于1.3V 4.5GHz Sandy Bridge。可以说,好的散热条件是能够改进Ivy Bridge的温度的,但外因别不过内因,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处理器本身发热大的问题,只能期待Intel改进工艺和技术。

最后预告一下:香港玩家也正在对Core i7-3770K进行“裸奔”试验,而且用的是液氮。期待尽快看到他们的测试结果。

Core i7-3770K继续开盖!不同硅脂温度对比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Intel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