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CPU-Z作者Franck Delattre访谈
2008-04-22 12:04:43  出处:快科技 作者:上方文Q 编辑:上方文Q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CPU-Z在电脑硬件用户中的地位无需赘言,不过你了解它的作者Franck Delattre么?TechPowerUP.com网站近日对其进行了一次专访,畅谈了他的早年经历,以及CPU-Z背后的故事。

Franck现居法国,大部分时间都在经营自己的公司CPUID。除了CPU-Z,他还开发了ClockGen、PerfMonitor、HWMonitor等知名软件。

一、和电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Franck于1989年开始接触航空工程学,因此需要学习编程语言Turbo Pascal,但当时他对此毫无经验。他说:“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电脑,结果成了一次灾难。很多人的第一次都是玩游戏,至少这对学习电脑基础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动力。我上来就要求编写一些Turbo Pascal数学代码,但我对电脑程序一无所知。”于是Franck的父母给他买了一台电脑,而他的室友是个电脑迷,给他提供了不少帮助。

Franck在随后的5年时间里学习了Fortran、汇编和C语言。虽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航空工程领域非常依赖Fortran,但Franck表示他最喜欢的还是C,并发现C语言是他学习的所有语言的理想的交汇点。“C语言和Turbo Pascal一样都是通用语言,而且C的架构很接近CPU内部架构,这使得C编译器效率很高,而且能够生成速度非常快的代码。”

二、CPU-Z的诞生

1994年,Franck毕业了,随后入伍一年,然后开始找工作。不幸的是,航空工程学当时情况很糟糕,就业机会很少,但计算机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由于在编程方面拥有很好的基础,Franck在1996年成了巴黎一家公司的游戏程序员。几年后,公司要求他给正在开发的赛车游戏编写一个CPU检测程序。

“为了更简单一些,我首先写了一个小程序,放在软盘上到处测试。(结果)它没有宽松地检查最低CPU规范,却要求严格匹配,所以在新的CPU上,游戏会毫无征兆地退出,而且没有任何提示。我们不得不紧急发布了一个补丁。我和硬件检测的第一次接触也是这么糟糕。”

从那以后,Franck的工作就成了研究新的指令集,比如MMX、3DNow!和SSE,因为它们对游戏引擎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这种工作让他有机会参加了AMD举办的一次编程竞赛,结果凭借对3DNow!的深入了解完成了一个水面连锁反应演示程序,最终赢得亚军。

这次成功让Franck对计算机有了十足的信心,于是决定创办CPU指令集资源网站CPUID.com,公开提供可检测某颗CPU支持指令集的程序,最终演化成了今天的CPU-Z。

CPU-Z作者Franck Delattre访谈

进入下一页继续…………

三、问答

Q:CPUID.com是如何开始的?

A:我第一次使用互联网是在一篇博客性质的文章里谈论一般性编程,不过当时用的是法语。后来我很快发现,我必须改用英语才能扩大接触面,于是我就想找一个域名,可惜所有带“asm”的短语都被注册了。CPUID.com虽然也被注册了,但几天后我发现它成了免费的了!所以就拿了过来。

Q:你创建这个网站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A:我想创建一个在线工具,可以显示CPU指令集,并让大家使用指令集类型、名称等参数进行搜索,这比在PDF文档里搜索要方面多了。

Q:CPU-Z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A:几乎(和CPUID.com)同时。最初的目的是展示CPU支持的指令集。具体时间大概是1999年底,或者2000年初。

Q:CPUID.com这些年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A:CPUID.com已经不再是CPU指令集资源。直到去年网站还保留着这些指令集资源,但很显然网站的目标已经不同。CPU-Z是CPUID.com推广的一个程序。现在,CPUID.com是CPU-Z的官方网站。

Q:你觉得CPU-Z为什么会这么流行?

A:首先,你必须明白这是一个漫长的渐变过程,CPU-Z也并不是一夜之间就成为明星的。另外,我觉得人们使用CPU-Z是因为它专注单一,没有涉及太多东西。它很简单,不需要安装,仍然能够放在软盘里。很多软件在版本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越来越复杂。

Q:CPU-Z内部是如何工作的?

A:有两种方法可以得到CPU、GPU、硬盘等设备的信息:一是硬件级访问,或者叫直接访问、原始访问,二是软件集访问,通过驱动程序或者Windows API。前者最为精确,能提供最确切的细节,但也很危险,需要不断升级;后者更安全、简单,但精确度较低。CPU-Z使用第一种方法获取CPU信息。

Q:为什么第一种方法很危险?

A:问题出在Ring上。Windows内核是按照Ring进行组织的,比如Ring 0是内核的核心,用户的应用程序则运行在Ring 3。如果某个Ring发生了问题,它的下一级能够处理这个错误。当然了,Ring 0出错了就没得救了,只会给你一个蓝屏。

Q:你用过第二种方法么?

A:是的,有时候用过。如果Ring 0需要管理权限才能访问,但我得不到,就改用第二种方法。

Q:CPU需要进行大量更新才能跟上新硬件的发展,对吧?

A:那也不一定。有几个月新硬件频繁出现,但有时候就很少。Intel发布了45nm处理器,我就马上升级了CPU-Z。现在就比较清闲了。

CPU-Z作者Franck Delattre访谈

进入下一页继续…………

Q:在升级的时候你都需要做什么工作呢?

A:新CPU发布的时候,我就给开关(Switch)增加一个新入口,比如Model 5是这种CPU、Model 6是那种CPU。Intel的文档说新CPU是Model 7,我就加上。

Q:所以你必须等到CPU真正发布才可以升级CPU-Z?

A:不,我可以给厂商发E-mail获得资料,也可以从Beta测试人员那里搜集Dump。只有很少的时候必须等(产品发布之后)。

Q:我猜这些资料对任何人都是免费的。

A:这要看不同的厂商了,但很容易得到。有时候局面会闹得很尴尬,比如厂商希望CPU-Z支持他的产品,但又不想透露具体资料。很大程度上看你在和谁接触了。每一家公司里都有些奇怪的人,总让人做一些不可能的事情。

Q:举个例子?

A:有一次我被告知“使劲猜吧……”。还有一些大公司,公关人员同意了,但技术人员不答应,所以即使你签署了所有可能的NDA保密协议,技术负责人还是不肯给你相关文档。关键是找到合适的人,但人事变动不可避免。我在一家主板厂商那里认识一个很不错的家伙,但他跳槽了,之后那个公司就没人帮我了。

Q:CPU-Z是不是也在帮助Intel、AMD这些公司呢?

A:CPU-Z的确给他们提供了帮助,除非显示了他们不想公开的信息。最好的例子是Intel的EIST节能技术。举个例子,如果你买了一颗主频3GHz、外频200MHz、倍频15的CPU,EIST在空闲的时候把倍频降低到了5,实际主频就只有1GHz。Intel软件无论何时都会显示3GHz,但CPU-Z不会撒谎,所以空闲的时候显示1GHz。当然,这样很多人感到迷茫,所以Intel要求我始终显示3GHz,至少不要显示1GHz。

Q:你同意这种做法么?

A:不,因为CPU-Z显示的是真实频率,而真实频率有时候是1GHz,有时候是3GHz。

Q:你向Intel屈服了么?还是直接对他们说不?

A:这要看他们的具体要求了。

Q:有没有什么新项目?

A:是的,我的最新项目是HWMonitor。我认为越来越多地用户都会使用它,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HWMonitor在系统监测方面大概只能做到EVEREST的70%。

Q:你是否计划今后一直编写检测监视代码?

A: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喜欢编程,但很显然世事无常。15年前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现在会靠编程过日子。

CPU-Z作者Franck Delattre访谈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